眼看塔利班领导的阿富汗临时政府,积极强化与中国的关系,美国政界的很多人坐不住了。
日前,美国参议员埃里克·施密特就对媒体表示,自己对于中国在阿富汗日益增长的影响力与现实存在“感到担忧”,强调这对美国来说是一个重要问题。
这位共和党籍议员表示,美国从阿富汗撤军是灾难性的,拜登政府对撤军问题的处理软弱无力。但他承认,美国民众现在未必会支持再次对阿富汗进行军事干预。
其实,除了施密特,美国政坛和舆论界还有不少人,要求美国政府重视阿富汗问题,认为美国不能彻底放弃阿富汗,这一紧邻中国西部的战略要地。在施密特表态之前约10天,《纽约时报》就发布了一篇名为《美国是时候重返阿富汗》的评论文章。
目前来看,美国政界在重返阿富汗的问题上分为了两派,一派是类似施密特这种,要求军事介入,扶持阿富汗国内反塔利班势力的,一派是要求与阿塔接触,承认塔利班政府的。
但无论是那一派,其最终目标,都是要重塑美国在阿富汗的影响力,阻止阿富汗进一步与中国、俄罗斯等国家走近。
特别是在中国与阿塔领导的临时政府保持正常接触,中国虽然没有正式承认阿塔政府,但仍旧照常完成了驻阿大使轮换,接受了阿临时政府驻华大使国书,并明确将会把中巴经济走廊向阿富汗延伸,在未来将阿富汗纳入“一带一路”体系之后。西方舆论对于中阿关系发展的关注度持续升高。
从阿富汗国内的实际情况上看,美国方面重新在阿富汗建立影响力,虽然存在诸多困难,但也不是毫无可能。
首先,包括中国在内的周边国家,到现在都没有在外交上正式承认阿塔领导的临时政府,一定程度上是因为,阿塔虽然是当前阶段唯一能够实际控制阿富汗的势力,但阿富汗的社会结构和塔利班本身权力构成已经注定,其统治基础并不稳固,距离全国范围内的整合更是差得远。
众所周知,阿塔本身是一个以普什图人为基础的组织,但阿富汗不是一个单一民族国家,塔吉克族等族群在阿国内占比不低,且这些族群中的不少人,不想接受阿塔统治。再加上阿塔本身禁止女性上学等较为保守的政策,引起了一些自由派阿富汗人的不满。
至于地区安全方面,阿富汗国内目前依旧存在不少反对派武装。
实力较大的是小马苏德领导的“民族抵抗阵线”和由一些前政府官员组建的“全国抵抗最高委员会”。由前阿军总参谋长齐亚领导的“自由阵线”近期也较为活跃,并且和“民族抵抗阵线”展开了合作。
更不用说,阿境内还有“伊斯兰国-呼罗珊分支”等极端主义组织活动。
其次,阿富汗目前的世纪情况,决定了阿塔本身是有可能放下过去的仇恨,与华盛顿方面重新建立关系的。
毕竟,经历了数十年战乱的阿富汗现在百废待兴,且天灾不断,虽然中国等少数国家,维持了在阿富汗的投资,并提供了一定帮助,但阿塔在经济发展和民生问题上,仍旧困难重重。
在外部,阿塔政府现在没有得到任何一个国家的承认,在周边邻国之中,也只与中国保持了较为良好的关系,与伊朗、巴基斯坦两国因为边境划分等问题,纠纷不断,甚至爆发过几次小规模的边境冲突。北方的塔吉克斯坦等国也因为民族等问题,一直没有与阿塔展开太多接触。
在此情况下,阿塔现在对于获得国际社会的承认,表现得越发急切。其外交部门和一些高层人士,已多次表示,阿塔愿意与国际社会保持积极交流,其与美欧联系也一直没有完全切断。
去年5月,卡塔尔首相阿勒萨尼与阿塔最高领导人阿洪扎达会晤,为阿塔与美国的谈判搭桥。
8月,阿塔派人前往卡塔尔,与美国官员举行了双方自阿富汗变天以来的首次正式会晤。阿塔与美国恢复接触,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如果在此背景下,美国率先承认塔利班政府,并且主动交还自己扣在手里的阿富汗前政府在美资产,阿塔确实有可能突然反水,优先与美国建立一些特殊关系。在美国学界与舆论界,已经有人提出过这种设想。
现在美国既没有承认阿塔,也没有大力支持阿国内的反塔利班武装。主要是在美国大选即将到来之际,两党都不敢冒着引起对手攻击的风险,真正推动相关提议的落地。
另外,巴以冲突的再次爆发,也让美方在短期内,无法在阿富汗问题上做出实际动作。
一方面,美国现在要在援助乌克兰、以色列的同时,在红海应对胡塞武装,并在亚太和欧洲保持一定力量应对中俄,现在没有更多精力插手阿富汗事务。
另一方面,阿塔对于以色列的态度较为强硬,甚至曾扬言如果沿途国家允许过境,阿塔愿意出兵加沙,帮助哈马斯打击以色列。这就使得与以色列关系特殊,且国内犹太人游说团体势力强大的美国,不可能现在正式承认阿塔。
可在巴以冲突平息、美国大选结束后,新上台的美国政府仍旧有可能在重返阿富汗的问题上,做出新的动作。
考虑到阿富汗地处亚洲大陆腹地的特殊地理位置,如果阿塔靠向西方,必然会对整个亚洲中心地带的地缘局势造成深远影响,也将影响到中国的诸多长远投资和布局。
也正是因为阿富汗的复杂局势,中国在维持对阿投资,接受阿塔大使国书,积极通过阿邻国外长会等多边机制推动阿富汗问题解决的同时,在正式承认阿塔政府,打通瓦罕走廊等问题上也有所保留,做好了应对局势变化的“两手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