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泰州一汽车坠河眼看要沉没,退役军人狄双成跳河砸天窗救人,一系列动作干脆利落、毫不迟疑,既为遇险者守住了生命防线,也以科学高效的方式完成了救援。笔者认为,见义勇为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
狄双成的救援过程,每一步都透着沉着与冷静。他下车后没有贸然行动,而是先快速观察现场:此时河水已漫过车窗,常规开门逃生的路径早已阻断。没有丝毫犹豫,他找来一块石头,纵身一跃,随后爬上车顶,用力砸开天窗,立刻伸手将被困者从车内拉了出来,又迅速将救生圈套在对方身上,与随后赶到的民警合力将人护送上岸。整个过程没有多余动作,却精准踩中了救援的每一个关键节点。
汽车落水后的逃生时间转瞬即逝,狄双成的救援体现了三个黄金时机:车子刚落水时是逃生最佳时机,此时车身大部分都在水面之上,车门、车窗都还比较容易打开,这是弃车逃生的最佳时机;当水已经漫过车门时是逃生关键时机,因为车辆内外巨大的水压差,此时车门已经很难打开,要做的就是砸碎车窗。用安全锤、头枕等尖锐的物品,用力敲打侧方玻璃四角,砸碎后迅速逃离;当水完全淹没车顶是逃生最后时机,这时候等待水完全灌入车辆,车内外水压一致的那一刻。深吸一口气,用力打开车门,然后随着气泡的方向逃生。
狄双成的救援选择恰好与科学逃生知识高度契合。他没有选择砸坚韧难破的前挡风玻璃,而是瞄准相对薄弱的天窗,找对了破局的关键。更难得的是,在没有专业工具的情况下,他灵活借用路边的石头作为救援工具,即便中途不慎将石头滑落水中,也立刻潜下水捞起,没有因小意外打乱节奏。
见义勇为不仅需要“向险而行”的勇气,更需要科学施救的智慧。狄双成的案例既是勇气的示范,也提醒公众关注应急救援知识。当冷静判断成为本能,未来再有人需要援手时,挺身而出的人能少一分慌乱、多一分底气,既能稳稳托住他人的希望,也能护好自己前行的脚步。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郭沁(武汉体育学院)
责编:沈素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