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全球妇女峰会在北京开幕。从1995年北京世妇会通过《北京宣言》与《行动纲领》,到如今全球妇女峰会再聚北京,30年时光见证的不仅是全球妇女事业的发展,更是中国“她力量”的成长轨迹。
长久以来,社会对女性的定义常被“妻子”“女儿”“母亲”等家庭角色限定,部分女性也默认了这种定位,将自我价值与家庭责任深度绑定。然而历史中,从不缺乏突破标签、定义自我的女性典范。北宋才女李清照,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情冲破时代对女性才情的禁锢,用诗词构建起独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南宋巾帼穆桂英,褪去红装披战甲,在刀光剑影中书写“谁说女子不如男”的传奇;革命烈士朱枫,怀揣坚定信仰潜入敌营,面对酷刑与诱惑始终铁骨铮铮,用生命诠释“甘将热血沃中华”的担当。这些跨越时空的女性身影,早已用实际行动证明,女性从来不需要被定义,她们首先是她们自己,是独立的个体。
时代浪潮奔涌向前,越来越多的中国女性冲破家庭的方寸天地,在社会各个领域绽放光彩。“最美巾帼奋斗者”杨淑亭,虽身体残疾但心向阳光,凭借坚韧与智慧带动上千名贫困户、残疾人实现增收,书写自强不息的人生答卷;“90后”维和女军官辛源,在高温与危险并存的雷场精准扫描、果断排爆,提前34天完成任务,用青春热血践行使命担当。还有社区里守护民生温度的女性网格员、田野上孕育丰收希望的女性新农人、太空中遨游探索的女性航天员……无数的“她”以专业与坚守打破性别偏见,证明女性的价值不仅在于维系家庭,更在于为社会发展注入不可或缺的力量。
“她力量”能撑起“半边天”,既源于女性自我认知的觉醒与提升,更离不开国家为女性平等发展搭建的平台。从修订《妇女权益保障法》明确禁止就业性别歧视,以法律利剑斩断职场偏见,到出台《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从教育、就业、健康等多维度为女性发展保驾护航;从高校女生占比持续攀升,到女性科技人才、企业管理者数量稳步增长,国家通过制度政策,逐步打破“女性只能围着家庭转”的传统枷锁,为女性追逐梦想开辟出广阔天地。当社会不再用“妻子”“母亲”定义女性,而是看见她们作为独立个体的热爱、坚守和成就,“她力量”必将绽放出更耀眼的光芒。
30年妇女事业发展,中国妇女事业的发展让“家庭”与“理想”不再是女性的单选题,而是可以兼顾的多选题。但我们深知,打破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让每一位女性都能自由选择人生轨迹,仍需久久为功。未来,随着妇女事业进一步发展,相信“她”可以是职场上乘风破浪的精英,是实验室里攻坚克难的学者,是守护一方的基层工作者,是追逐梦想的创业者……当越来越多的“她”在各自领域发光发热,必将汇聚成推动社会进步的磅礴力量,在时代发展中写下更加璀璨的篇章。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文字:周钰婷(湖北襄阳)
图片:王丽(湖北襄阳)
责编:丁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