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汤炜玮
近日,武汉安湃光电携全球首个8英寸薄膜铌酸锂专用产线成果——突破物理极限的3.2T光芯片,亮相全球光通信展。
3.2T是什么概念?武汉安湃光电有限公司CEO孙昊骋博士介绍,目前数据中心、算力基建使用的主要是400G、800G光模块,少数超大型数据中心开始尝试1.6T光模块。未来,随着数百万级GPU数据时代到来,“万卡”“十万卡”智算中心集群逐步成为下一代基建,被称为“AI连接神经元”的3.2T光模块及光芯片将全面铺开。
在安湃光电的沙盘推演中,2025年量产的3.2T芯片将引发三重变革:第一是算力革命,大模型训练周期有望缩短50%,普通人将拥有个性化虚拟助手、超真实游戏体验。第二是体验升级,3.2T芯片支持单用户10Tbps带宽(相当于同时传输500部4K电影)。第三重变革是基建重构,未来十万卡级智算中心功耗将降低30%。
在金刚石上雕花
在全球算力基建进入“万卡集群”时代,武汉安湃光电正改写AI智算中心的游戏规则。
“由于材料硬度高、工艺复杂,研发之路每一步都充满挑战。”4月24日,武汉安湃光电有限公司CEO孙昊骋博士告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此次全球光通信展上亮相的光芯片生产难度极大,业内将其比喻为在金刚石上雕花。
安湃光电核心团队出身于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公司致力于设计和制造业内插入损耗最低、带宽最大的薄膜铌酸锂光学集成电路和组件。
2022年,安湃光电在武汉市江夏区创立。孙昊骋、袁帅等10位博士加盟,开启了一场“实验室到生产线”的冒险。江夏区用安湃芯研专项基金投资,助力企业加快研发制造和产品量产。
孙昊骋团队用三年完成了千次工艺实验日志,打破了国内高端光芯片进口依存度超90%的格局。全球首条8英寸薄膜铌酸锂专用生产线于2023年投产,2024年合同额突破1500万元(同比增长300%)。
迎接AI算力爆发
全球首条8英寸薄膜铌酸锂专用产线位于江夏区庙山光电子产业园。孙昊骋告诉记者,芯片生产线的厂房要求较高,需要在一楼,层高高于6米,还必须是没有地下室的现代化厂房。江夏区与安湃对接后,很快就提供了合适的厂房。
“江夏区用安湃芯研专项基金投资,助力企业加快研发制造和产品量产。我们没有专人研究政策对接,都是企业服务人员精准推送、上门服务。”孙昊骋说,政府工作人员知道年轻化的科技企业要适应高强度、快节奏的研发,一般没时间应酬,所以他们无事不上门,有政策直接给。“去年我们参加区里揭榜挂帅的项目,我们发布研发需求,区内企业接单研发,通过企业服务人员的专业对接,快速达成了合作,我们还享受到了政府补贴的研发成本。”
孙昊骋告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公司芯片年产能将翻倍至500万颗,产线已经做好迎接AI算力爆发的准备。技术团队当前正攻关高端产品的生产良率,力争在今年从90%提升至97%,持续夯实在全球光模块芯片市场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