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招商宏观张静静团队
核心观点
2023年12月,进口和出口的当月同比、CPI和PPI的同比增速均较11月有所提升。预计2024年出口增速大概率上升、温和再通胀可期。12月社融的主要支撑仍是政府部门。开年以来,生产高频指标低位震荡,商品房销售数据下滑,但财政等政策资源均在岁末年初富集统筹,或在年初集中支出带动经济边际改善,需耐心跟踪观察。海外方面,美国CPI同比有所反弹,且对美国来说高通胀才是关键,美联储降息时点值得重新商榷。
2023年12月进口出口增速均提升,CPI同比和PPI同比增速同样回升,显示积极信号;2024开年以来高频偏弱。1)2023年12月进出口增速均进一步攀升,2024年出口增速表现可期。按美元计价,2023年12月,我国出口总值比增长2.3%(前值为0.5%);进口总值同比增长0.2%(前值为-0.6%)。进出口增速均较上月进一步攀升,贸易顺差额大幅增加。展望2024年,中美制造业周期的同步改善是推动全球生产回升的重要力量,且我国出口仍有部分出口份额优势,预计2024年我国出口增速上行至3%(2023年为-4.6%)。2)2023年12月CPI和PPI同比增速均较上月回升,2024年温和再通胀可期。12月CPI同比-0.3%,较上月回升0.2%,食品和服务CPI环比表现均强于季节性,既有天气影响,也有内生动能。PPI同比-2.7%,较上月回升0.3%,止跌回升主要与基数下降有关,结构上除了黑色金属表现突出、石化行业明显偏弱,其余多数行业仍然处于环比持平或小幅负增的环境里。2024年如果经济增速继续锚定“5%目标”且辅以足量政策,温和再通胀可以期待,当前处于初起步阶段。3)开年以来生产端高频指数维持低位,商品房销售数据下滑。2024开年以来,高频指标低位震荡,制造业生产经营环境继续降温。生产端,开工率形势有所好转,但产能利用率、产量继续走弱。需求端,价格高频略有走弱,出行流量平稳。房地产在经历了去年12月的回暖后,2024年初表现偏弱,二手房价继续下跌,1月6日-13日30城商品房成交面积172.79万平方米,较前一周下跌6.86%,需关注近期的下跌是与元旦假期有关,还是反映一线城市销售放松的脉冲效应结束。
12月社融的主要支撑仍是政府部门,但在银行信贷开门红影响下,社融增长动力将从财政发债回归银行信贷。财政等政策资源均在岁末年初富集统筹,或在年初集中支出带动经济边际改善。1)政府债券支撑12月社融存量增速提升,信贷总量仍偏弱但结构有所改善。2023年12月社融新增1.94万亿,同比多增6169亿元,社融存量增速9.5%,前值9.4%,政府部门仍是社融增速提升的主要力量。12月信贷新增1.17万亿,同比少增0.23万亿,信贷结构有所改善,企业中长期贷款贡献增强。往后看,1月虽然有提前批次地方债发行,但在银行信贷开门红影响下,社融增长动力将从财政发债回归银行信贷。2)货币政策再强调总量、结构、价格三方面发力,降息期待再升温。1月9日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表示“央行将强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从总量、结构、价格三方面发力”“综合运用公开市场操作、中期借贷便利、再贷款再贴现、准备金等基础货币投放工具,为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信贷合理增长提供有力支撑”。市场对降息的期待继续升温。3)财政等政策资源均在岁末年初富集统筹,或在年初集中支出带动经济边际改善,需耐心跟踪观察。站在年初时点,不确定性仍较多,几点边际上的积极信号值得关注。一是财政等政策资源均在岁末年初富集统筹,年初集中支出带动经济边际改善是一种可能性;二是遥感卫星观测的三大经济带新增建筑施工面积在12月显著提升,带动存量建筑施工面积降幅收窄。年初可富集的政策资源不少,如果有效使用,有望使24Q1经济强于23Q4。目前在高频数据尚未得到验证,需保持耐心跟踪。
美国CPI和核心CPI同比均高于预期;对美国来说高通胀才是关键,降息时点值得重新商榷。1)美国12月CPI和核心CPI同比增速均高于预期。2023年12月美国CPI同比增加3.4%,预期3.2%,前值3.1%,核心CPI同比3.9%,预期3.8%,前值4.0%。总体CPI和核心CPI均高于预期,原因一是能源项在BLS季调后环比由负值转正;二是房租分项仍有韧性,环比增速上行、同比降幅偏缓;三是由于在近月金融条件转宽之后,CPI新车和二手车项目的价格回落较缓。2)高利率令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的财务状况显著恶化。尽管CPI超预期,但本周美联储降息预期总体升温,10Y和2Y美债收益率均下行。截至1月12日市场预期3月降息概率81.0%,一周前为68.1%,去年12月下旬达到90.2%的高点。一方面,美国12月PPI增速1%,低于预期的1.3%。另一方面,美国财政部公布2024财年一季度(2023.10-2023.12)赤字约5100亿美元,同比+21%;其中12月赤字1290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52%;美联储公布初步数据,美联储2023年利息支出2811亿美元,较2022年的1024亿美元大幅增长,2023年扣除支出后的收入为-1143亿美元,亏损规模创新高。3)高通胀才是关键,美联储年内是否需要降息值得重新商榷。疫情以来尽管美国消费与经济数据不错,但消费者信心指数始终在70下方(100为荣枯线),表明美国家庭部门难以接受的并非是高通胀(环、同比增速)而是高物价(绝对水平)。在无通缩的前提下物价无法降至疫前水平,因此若无就业恶化或者资产价格重挫等情形出现,美联储难以实施降息。对于拜登而言,去年以来支持率降至40%(荣枯线)下方也是停止转移支付后未能解决高物价问题的结果。
正文
宏观周观点
1、2023年12月我国进口出口增速均上行
2、2023年12月我国食品CPI和核心CPI环比均略高于季节性
3、2023年12月社融同比多增,政府债券仍是主要支撑
4、12月美国CPI同比增速超预期反弹
风险提示:
国内及海外政策超预期。
以上内容来自于2024年1月14日的《 一些积极信号 —— 宏观周观点(2024年1月14日) 》报告
来源:券商研报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