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权益交易平台。
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皆被赋予了实实在在的“身价”。
10月18日,湖北生态环境权益交易平台正式上线,这一举措,像一把关键的钥匙,开启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新通道。
它借助市场化机制,为山林湖草等生态资源贴上“价签”,让更多优质生态资源被人看到,实现它们的价值。
湖北宏泰集团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工作部署,在省生态环境厅的指导和推动下,依据《生态环境权益交易平台建设实施方案》,按照线上“淘宝网”与线下“广交会”相结合的运营模式,建设权责清晰、运行顺畅、协同高效的生态环境权益“汉交所”。
深化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整体提升支点生态承载力
2022年3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提出“培育发展全国统一的生态环境市场”;《关于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的意见》提出“推进碳排放权、用水权、排污权等市场化交易”,为推进生态环境权益交易明确了工作方向。
湖北是守护长江生态的“关键屏障”,承载着“一江碧水东流、一泓清水北上”的重大责任。今年以来,我省正大力实施美丽湖北战略,整体提升支点的生态承载力。
建设生态环境权益交易平台,是深化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关键举措,有利于畅通供需两侧,激发市场活力,加速重构新的发展模式和增长动力,也是湖北加快实现绿色低碳转型、整体提升支点生态承载力的现实需要。
湖北的生态底子有多厚?
奔涌的长江,横贯湖北1061公里;全省森林覆盖率达42.45%,高于全国18个百分点;累计创建9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和32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生态文明示范创建保持全国第一方阵……
面对如此丰富的生态资源,如何实现长久发展?建设生态环境权益交易平台便是破题之举。
通过健全覆盖全成本的价格机制,拓展碳排放权、排污权、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等多元化交易品种,大力培育发展绿色金融、碳金融,形成金融支撑,让生态资源从无形价值向有形效益转化,让“资源环境有价”理念深入人心,更好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服务创造人民高品质生活。
成熟一个、纳入一个
推动各类绿色要素上平台交易
目前,生态环境权益交易平台主要具备绿色交易、绿色金融和绿色服务三大板块、15项具体功能,实现要素高效配置、金融支撑强大、服务多元有效。
用户在平台上可以实现“一键在线完成绿色要素交易”“一屏精准匹配绿色金融服务”“一站享受全流程绿色服务”。碳排放权、排污权、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等多元化交易都能一键完成。总之,只要是与生态环境权益相关的业务需求,都可以在平台上找得到相应的“服务窗口”,实现高效办理。
根据湖北制定的《生态环境权益交易平台建设实施方案》,下一步,湖北宏泰集团旗下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将按照“统一设计、分步到位”原则,实现平台功能的“三个拓展”——
交易产品可拓展。按照“成熟一个、纳入一个”节奏,逐步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固体废物资源化处置等功能纳入平台,切实推动各类绿色要素在平台实现交易。
交易范围可拓展。锚定“立足湖北、服务中部地区和长江流域、面向全国”定位,上线排污权跨省交易模块,逐步实现跨省区环境权益数据交互。
交易平台可拓展。为进一步实现生态环境权益交易“一码登录、一屏统览、一站办理”,计划于2025年12月底上线手机APP,优化各项功能,实现多领域数据互联互通。
根据《生态环境权益交易平台建设实施方案》,2027年底,湖北将建成制度完善、产品丰富、市场活跃、平台功能完备的生态环境权益交易平台。2030年底,全面建成制度更加健全、市场丰富多元、服务体系完善的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权益交易中心。
湖北试点碳市场持续领跑
不断贡献“湖北方案”
回望2011年,湖北获批成为首批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省市之一,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应时而生。
试点期间,湖北碳市场无论是市场交易规模、引资规模,还是纳入企业参与度等市场指标均居全国首位。凭借突出优势,湖北争取到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结算系统(简称“中碳登”)落户湖北武汉。
目前,中碳登建成了全球覆盖碳排放规模最大的注册登记平台,注册登记企业达3500多家,覆盖全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占比达 60%以上,支撑全国碳市场“平稳运行超千日、安全清算超千亿”,有力支撑全国碳市场首次扩围顺利落地,碳市场制度体系日趋完善、活力稳步提升,推动全社会低成本减排的市场功能逐步显现。
湖北碳市场在全国首批7个试点市场中交易主体最丰富、交易规模最大、碳金融创新最活跃,积累了丰富的交易经验和数据资源。湖北碳市场目前纳入控排企业449家,累计成交量4.18亿吨,占7个试点碳市场总量的42.7%。湖北作为全国排污权交易的首批试点省份,各项规模指标均位居全国前列。
绿色金融创新领航,激活发展动能。
湖北创新推出碳质押、碳回购、借碳交易等10余类碳金融产品,落地全国首笔超亿元碳回购业务,累计助力企业以“碳”融资12.91 亿元,占全国碳金融规模50.25%。“鄂绿通” 平台注册企业740家,入库绿色项目833个,累计融资2090亿元。
“双碳”产品多元拓展,赋能绿色转型。
构建了华中首个碳普惠服务体系,覆盖减排场景和参与范围全国最广;启动“湖北省产品碳足迹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了企业碳足迹一站式服务;以碳市场为牵引,串联碳交易、碳金融、碳普惠、碳核查、碳科技、碳资管等“双碳”服务全产业链,带动全省企业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碳普惠全民参与,引领绿色风尚。
湖北省碳普惠体系逐步建成,“武碳江湖”用户突破190万,累计记录低碳行为超1700万次,个人减排量近4万吨。推动发布报废汽车回收利用、绿色高效制冷剂、管道直饮水系统3个全国首创方法学,正在征集内河船舶、森林经营、稻田薇藻、居民再生资源回收等方法学意见。
按照《湖北试点碳市场扩容工作方案》,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将全面推进湖北试点碳市场扩容发展。同时,创新碳金融产品,发展碳产业和碳普惠,为全国碳市场建设探索更多有益经验。
接下来,湖北宏泰集团将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高水平、规范化建设新时代生态环境权益“汉交所”,持续推进生态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有效支撑各类生态环境权益省内配置、跨省交易、价值发现与实现,为我省加快建设全国碳市场中心、碳金融中心,服务国家“双碳”目标,构建生态优先、绿色增长的生态文明建设新模式作出新贡献。
上一篇:延安苹果今又“红”
下一篇:仙桃:高效保供水助力营商环境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