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南才让的家庭幸福账 索南才让(中)一家人合影。 全家端起“生态饭碗”,人均年收入由2万元增长到3万多元。 以前骑马放牧,后来骑摩托车巡护草场。2024年花7万多元买了厢式小货车。 家里开办小商店卖旅游纪念品,一年能增加1000多元收入。 房屋翻新了,安装了阳光房顶棚、太阳能热水器,居住条件越来越好。
2021年6月8日
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
刚察县果洛藏贡麻村
藏族牧民索南才让家
习近平总书记:“还想过什么样的好生活?更好的生活,我们一起来推动、来实现。”
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周三春
祁连山下,青海湖边,牧民们守护高天厚土,幸福生活的画卷徐徐铺展。
2021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来到刚察县果洛藏贡麻村藏族牧民索南才让家做客。
2025年10月13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赶赴藏城刚察,见证索南才让家和村里的变化。他掰着指头讲述自己的幸福账:4年多过去了,当地草原生态更好,牧民定居点愈发干净整洁,自己守护着“鱼鸟天堂”吃上生态饭,收获了幸福家园。
草原上,普氏原羚数量稳步增长
时值深秋,青海湖北部,平均海拔3300米的大草原犹如一张鹅黄色绒毛地毯铺展在天地之间。
“牛羊刚刚赶到自家的牧场,要开始准备过冬的草料呢!顺便巡查一下!”来到果洛藏贡麻村,54岁的藏族牧民索南才让一个跨步骑上摩托车带着记者奔向牧场。
被誉为“鱼鸟天堂”的刚察县是以藏族为主的多民族聚集地,坐落在青海湖、祁连山两个国家公园核心位置。
果洛藏贡麻村是环青海湖区域规模最大的纯畜牧村,拥有牧场62.7万亩。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海湖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取得的成效来之不易,要倍加珍惜,不断巩固拓展。
“这些话大家都牢牢记在心里。如今,我们村有49名生态管护员,我是其中之一。”世世代代是牧民的索南才让明白自己肩负重要的职责。
爬上一处草坡,只见天地辽阔,依然是牧草葱茏的景象。他说,曾几何时,因为人口逐渐增多,草场的质量和环境一度下降。近年来,经过草畜平衡管理,哪些地方禁牧,什么时候逐草放牛羊大家心里都已清清楚楚。
“前些年还要劝阻牧民别破坏草地,随意挖坑生火做饭。如今大家的环保意识增强,都很自觉了。”索南才让介绍自己的职责,重点在捡拾垃圾等保持环境整洁,防治鼠害、病虫害,救助野生动物。秋冬季还要巡查火灾隐患。
他俯下身子说,你看,大大小小的鼠洞少了、洞壁都干燥着,说明鼠害大幅减少。珍稀野生动物普氏原羚羊的蹄印却多了,救护它们的案例时有发生。
刚察县是普氏原羚主要栖息地。据统计,当地普氏原羚统计数量从最少的不足300只增长到2021年的1900多只,2024年显示已增加到了3400多只。
如今,刚察县县域草原综合植被覆盖率超七成,空气优良率常年保持在98.8%,成了名副其实的“鱼鸟天堂”。
定居点,垃圾和污水统一收处
“自己是生态管护员,老伴羊争杰在村里当环卫工人。除了养牛羊,我们两口子都端上了生态饭碗。”回到家中,索南才让高兴地说。
2021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索南才让家中做客时,在屋里屋外仔细察看。“用的是自来水吗?污水怎么处理?”一如既往,总书记十分关注农村改厕工作。
地处保护区核心位置,果洛藏贡麻村的环境卫生治理从来未曾松懈。
村支书索南才夫旦介绍,如今,村里定居点已经全部用上了无害化厕所。刚察县的无害化卫生厕所覆盖率从不足23%已跃升至75%。
2021年时,村里已经实现了污水全收集处理,如今又实现了垃圾的集中转运处理。一批新聘用的村环卫工人时刻维护着村容村貌。
“做环保还能有奖品咧!”索南才让的妻子羊争杰说,2023年开始,果洛藏贡麻村推行了绿色积分制度。她和邻居们参与垃圾分类、植树造林、生态巡查等活动获得相应的积分,能在村里的积分超市兑换生活用品。
“这个月开始,村里又开始试行可再生垃圾、有毒有害垃圾直接兑换奖品的制度。”索南才夫旦说,不只是在村子里,越来越多的牧民开始自觉地将牧场的垃圾清理回来。目前,村域内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100%达标。人人都是“鱼鸟天堂”的生态守护者。
美好生态环境带来了真金白银
在沙柳河观赏湟鱼洄游、在青海湖畔与普氏原羚近距离接触、在圣泉湾断崖打卡拍照……
如今的刚察县,生态环境变好了,环湖游变县域游的游客日益增多。果洛藏贡麻村也铆足了劲用好生态资源,要搭上环青海湖旅游发展快车。
走进村里,只见牧民房屋外立面全部变成了红砖木门的传统藏式风格建筑。以前的水泥路、柏油路变成了青石板路、游步道。墙上各种藏族风情立体画引人驻足。
游客能游览民族团结广场、腾志广场,参观乡村大舞台、村史馆,还能住上村里新开的帐篷营地。
索南才让说,2021年,他向总书记展示了自己搬到定居点之前在草场上的老房子,是两间低矮的土坯房。
4年多时间里,家里又有了大变化。院子里铺上了人工草皮,挂上了装饰画,还装上了太阳能热水器、光伏发电板……
“里里外外都变美观,是为了迎接游客呢!”索南才让说。
村集体经济收入已由2021年的不足40万元,增长到了去年的184万元,年接待游客1.5万人次。
回看自己的小家,有光伏发电收入,草原生态奖补资金,还开起了旅游纪念品商店……索南才让掰着指头数,笑得合不拢嘴。他说,这幸福的日子,真想邀请总书记再来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