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王志敏)“通过我们的工作,看到案件当事人都能够化解心结,达到案结事了人和,是驻综治中心检察工作室最开心的成果。”日前,嘉鱼县检察院派驻综治中心检察工作室的检察官反馈道。
近年来,嘉鱼县检察院通过派驻、常驻、随驻等形式,整合多方力量共同参与,主动与县综治中心协同联动,努力将涉法涉诉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化解在基层。不少案件在综治中心检察工作室得到妥善处理,更好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嫌疑人周某与李某均为年过六旬的农村妇女,双方在县城内一餐馆务工。2025年2月,两人因工作琐事发生口角,进而引发肢体冲突,经鉴定,李某的伤情达到轻伤二级。经公安办案民警会同双方当事人村委会专职调解员多次调解未果后,公安机关以周某涉嫌故意伤害罪向检察机关移送审查起诉。
2025年4月,嘉鱼县检察院刑事检察部门受理该案件后,承办人经过认真阅卷后,认为此案“宜调不宜判”,随即将该线索推送至嘉鱼县检察院驻县综治中心检察工作室。
检察工作室检察官通过案情梳理,厘清案件脉络和双方争议的焦点:周某与李某均十分熟识,因工作琐事双方互相推搡,致李某轻伤二级的伤害后果,李某对案件发生也存在一定的过错。在公安侦查期间,周某已赔偿其大部分治疗费用。在审查起诉阶段,周某主动供述自愿认罪认罚,但因家庭经济困难,自己年龄较大,对李某提出较高的赔偿要求自己没有能力接受。
通过与承办检察官、公安办案民警和当事人村调解员共同会商研判,认为当事双方均有调解的意愿,只是赔偿金额存在分歧,且案件本身因工作琐事引发,经过前期的调解工作,该矛盾有调解的基础。
经综合分析李某前期因赔偿未调解成功的言行做法,检察官主动与村调解员沟通,由专人一对一上门,对李某及其家属进行法治宣传和心理疏导,经过两个多月坚持不懈的努力,李某逐渐认识并接受“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要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进行”。
听证会现场。通讯员供图
见前期工作初见成效,随后,检察工作室检察官及时会同案件承办检察官,在县综治中心检察听证室召开听证会,邀请公安办案民警、县综治中心调解员、当事人村调解员、人民监督员、公职律师等共同参与,认真听取双方诉求,承办检察官再从法、理、情对双方进行释法说理,通过讲民俗、摆事实、讲道理、释法理,最终双方彻底打开心结,就赔偿事宜达成一致,最终成功化解该案件矛盾。
同时,针对李某年龄较大、因案致伤、生活困难的实际情况,嘉鱼县检察院已依法启动国家司法救助程序,主动做好矛盾化解“后半篇文章”。
嘉鱼县检察院充分运用“中心吹哨、部门报道”工作机制,主动整合各方力量,加强协调联动,建立信息互通、案件共商机制,通过多部门紧密协作争取工作支持,以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做实“案结事了人和”,自入驻以来,驻县综治中心检察工作室共接收涉法涉诉信访事项74件次,移送法律监督线索6条,组织检察听证62件,化解矛盾3件。不断筑牢基层治理根基,积极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