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岁梁戈亮退休定居北京!被聘为北大教授,曾照顾癌症寡母到81岁
75 岁的梁戈亮总算退休啦,之前还被聘过北大体育教授,这辈子可真是都扑在体育上了!好多中国运动员会去国外定居,但他当年出去可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搞 “乒乓球外交”,就冲这一点,就特别让人佩服。
去年他回了趟家乡,把自己从赛场上赢来的 26 件东西全捐了,这些物件儿都带着特别厚重的精神头,根本不是钱能比的,也算是把这份精神传下去了。这么多年过去,他早不是当年那毛躁小子,身上傲气也没了,但对乒乓球的喜欢,半点儿没减。他这一辈子,事业没耽误,家里也顾得好,真是没啥遗憾的。
这次退休后,他就打算定居北京,哪儿也不去了。其实 1997 年春节,他就带着老婆孩子从德国回来了,当时他妈妈跟他说,人总得落叶归根,不能老在外飘着。妈妈年纪大了,不想将来客死异乡,连亲人最后一面都见不着。他看着妈妈那纠结的样子,就决定留在国内不回德国了。本来一家人想定居老家,结果去北京朋友家串门时,北大医学部校长邀他去当体育教授。离开国家队这么久,他早没机会当教练了,能去学校教书,好歹还能接着干体育相关的事儿,多好啊。
2002 年的时候,他还公开说自己开了家乒乓球俱乐部。那时候他日子安排得可满了,周一到周五去学校上课,周末就在俱乐部陪爱好者打球,还收了不少徒弟,利用空闲时间教他们,慢慢把人送进了国家队。就这么一天忙十几个小时,一干就是 28 年,直到 2025 年才传来他退休的消息。他老家是广西玉林的,之前还想过跟妈妈、老婆孩子一起回玉林住,可在北京待久了早习惯了,最后也没回去。现在孩子们都有自己的工作了,他偶尔去学校教教球,偶尔跟老婆出去转转,日子过得挺自在。
其实他之前在德国住了 18 年呢。1980 年从国家队退役后,他就去了德国,那会儿主要就是帮着宣传中国乒乓球,算是撑起了中德之间的 “乒乓球外交”。刚到德国一个小镇时,他先开了家体育用品店,好在当地华人多,店很快就火了,赚了不少钱。之后他又开了家乒乓球训练馆,小有名气后,德国乒乓球队还找过他当教练,开了上万块的高薪,结果他直接说 “我只当中国人的教练”。虽说没去当教练,他还是经常跟德国体育界对接,办了好几次中德乒乓球比赛。在德国的时候,他也没闲着,学人家的乒乓球理念和发球技巧,偶尔回国就找教练朋友切磋,把德国的手法教给人家。他还说过,欧洲人看重技术传承,中国人看重精神传承,他就想把俩结合起来,搞出点新东西。在德国这 18 年,当地政府官员找过他不下一百次,邀他入德国国籍,他每次都拒绝了。
不过 1997 年 12 月出了点意外,他带孩子出去玩时撞了车,当地人都以为他没法再打球了。之后半年没人打扰他,可他特别想念国内的朋友,那时候就特别想回家。后来因为去北京工作,回了家乡不到半年就去北京了,也没再回玉林住,但说真的,他这辈子真没啥遗憾,对工作上心,对家里也够意思。
对了,他对妈妈特别孝顺。2004 年他妈妈陈女士走了,享年 81 岁,走的时候没留啥遗憾,病重时他就把妈妈送回了玉林老家,让妈妈在亲人身边走完最后一段路。其实早在 1963 年,他妈妈就查出癌症了,从那以后,不管他去哪儿都带着妈妈,就算在国家队训练,每天也会回出租屋陪妈妈。
他妈妈这辈子可不容易,12 岁就成了聋哑人,啥也听不见,只能靠干苦力活儿过日子。他记事儿起,妈妈就在纺织厂上班,一天干 14 个小时,晚上回家时,他大多都睡了。可知道他喜欢打乒乓球,妈妈就攒钱给他买球拍。妈妈查出癌症那年,他才 13 岁,虽然进了国家队,却没法养活妈妈,只能拼命打球,拿了冠军才能有奖金给妈妈治病。就抱着一定要救妈妈的念头,他特别努力,后来在日本赛场上出了名。去北京训练一年后,他就攒钱租了房子,把妈妈接过来,从那以后就没跟妈妈分开过,连去德国都带着妈妈一起。
现在 75 岁的他,经常有人在小区里看到他跟孩子们打球,日子过得又温馨又充实。年轻时为国争光,老了能陪着家人,这日子过得可太圆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