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王萍)京城美食的魅力再度绽放,炸酱面、香辣小龙虾、以及热腾腾的湘菜小炒等,让这个国庆与中秋假期的餐饮市场亮出了一份令人振奋的“成绩单”。10月8日,新京报记者了解到,众多知名特色餐饮企业在假期期间迎来了营业额与客流量的“双丰收”,整体增幅达到约10%,与去年同期相比,呈现出积极向上的发展态势。
“北京特色”和“新鲜现炒”成为消费者选择餐饮的关键词。根据北京市商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在10月1日至4日期间,市商务局重点监测的百货、超市、专业专卖店、餐饮及电商等行业整体销售额同比增长0.4%。其中,老字号餐饮及连锁快餐的强劲表现,推动了餐饮业态整体增长4.8%。更令人振奋的是,全市60个重点商圈的客流量同比增长了14.3%。
北京华天集团的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10月1日至7日,该集团旗下的老字号餐厅营收环比增长超过25%。不仅堂食生意火爆,像庆丰包子铺、二友居、华天延吉餐厅、同和居和马凯餐厅等老字号的外卖业务也取得了超过10%的增长。假期期间,鼓楼的马凯餐厅更是从中午11时到下午2时,几乎没有间断的等位现象。
在同和居,假期前三天包间全部满员,中秋节当天月坛总店的排队人数更是接近百桌。为了应对高峰期,员工们提前1小时到岗备餐,而外卖窗口也异常火爆。鼓楼马凯餐厅的统计数据显示,外卖窗口每日卖出约700张糖饼,自制面食和熟食同样受到消费者的热捧。
在方砖厂69号炸酱面,众多前来北京的游客们满足了“大口吃面”和“网红打卡”的双重愿望。品牌总监蒋盼盼告诉新京报记者,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前7天,整体客流量较去年同期增长约11%。假期的前两天以及10月4日、5日是客流高峰日。其中,“招牌黑猪肉炸酱面”和“老北京爆肚粉”成为了消费者的热销选择。
“我们的炸酱面使用的是黑猪肉丁炸酱,菜码更是多达13款。尽管价格略高,但越来越多追求性价比的消费者表示更愿意选择我们的炸酱面。”蒋盼盼表示,为了减少消费者的等位时间,同时让他们能享受到刚出锅的炸酱面,许多门店都增加了餐位,并且延长了营业时间,因此今年国庆中秋假期的堂食营业额较去年同期上涨超过30%。
簋街作为热门餐饮聚集地,在今年的国庆中秋假期依旧成为北京餐饮消费的热点。胡大饭馆等人气餐饮继续刷新节假日的客流量纪录。胡大饭馆副总经理张胜滔表示,今年10月1日至7日,四家门店的日均接待客流超过8200人次,同比增长约10.6%。假日期间,胡大总店24小时营业,其他门店也根据实际情况延长了营业时间,排队情况从上午11时持续到次日凌晨3时。
据统计,假期期间胡大饭馆的单日排队取号达4270号,翻台率更是高达900%。双节期间,簋街依然是北京餐饮消费的热门地带。张胜滔透露,小龙虾是胡大饭馆的“主力”,假期期间小龙虾的日销量超过7800斤。同时,秋天正是吃鱼虾蟹的好时节,胡大饭馆推出的香辣松叶蟹和新添的小龙虾“伴侣”梭子蟹等菜品销量也非常可观,适合聚会和夜宵的麻辣扇贝、辣炒花蛤等菜品同样受欢迎。
在这个国庆中秋假期,消费者们越来越重视“锅气”,即新鲜食材与现点现炒的体验。费大厨辣椒炒肉的多家门店也因此人气持续飙升。10月5日中午,新京报记者在费大厨合生汇店看到,门口的等位座位全部坐满,工作人员一边叫号,一边不断发放新的排队等位号码。根据工作人员的统计,合生汇店每天送出的“等位鸡蛋”超过200个。
假期期间,多家餐饮门店的排队等位客流居高不下,费大厨方面的相关负责人表示,10月1日当天,费大厨全国门店的取号桌数接近8万桌,假期期间日均翻台达到7轮以上。除了招牌的辣椒炒肉外,许多消费者也对“有机食材”系列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包括有机鸡蛋、有机南瓜、有机海带苗和有机胡萝卜等菜品在客流高峰日几乎沽清。
从大兴荟聚店到朝阳合生汇店,再到西单大悦城店,甚至是广州正佳广场店和深圳金光华店等多家门店,等位情况都异常火爆,长沙坡子街店和解放西店在晚上10时仍有顾客在排队,部分门店的等位时间甚至超过90分钟。总的来看,国庆中秋假期的餐饮消费不仅体现了北京的美食文化,更是展现了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