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静宁:“24小时城市书房”人气旺
创始人
2025-10-04 14:00:51
0

当下,人们太多的时间被手机独占,沦陷于各种热搜、朋友圈、短视频,在太多人感叹着“无人看书”时,静宁人却用两种甜蜜定义生活:舌尖是苹果的甘甜,心尖是书香的醇厚。

深夜十点,位于静宁县东苑小区的城市书房依然亮着灯。刷脸进门、自助借书、扫码离场——居民李晓旭仅用3分钟便借走了两本书籍。这座小区里的自助图书馆,是静宁县破解公共文化服务短板的创新实践。

“苹果之乡”静宁深谙土地与书本的共通的哲学:苹果需要阳光雨露,灵魂需要书香浸润。面对县域图书馆服务半径不足、开放时间有限等难题,该县建成了3座24小时城市书房,让阅读成为触手可及的日常。正如一位读者留言:“世界再吵,这里总有一盏灯为你而亮,照见平凡生活的理想。”

静宁县“24小时城市书房”里阅读的人们(静宁县图书馆供图)

空间再造:闲置房变身书香驿站

门前连街市,屋后闻书声。静宁县织密全民阅读服务网,银河书屋、东苑小区24小时书屋、中街劳动驿站24小时书房成为汇集借阅服务、文化活动、自修学习等多种功能的阅读阵地,将读书、讲座、沙龙等文化活动巧妙植入市民生活半径,让静宁人在触手可及的一方方阅读之所,与世间的美好相遇。

走进东苑小区24小时书房内,深褐色的书架与黑白相间的软垫座椅碰撞出独特美感。落地窗前,绿植在阳光下肆意生长,墙上张贴的宣传标语,无声地诉说着地域文脉。每周五下午,社区居民王芳都会到这里“打卡”:“这里宁静又温馨,大人小孩都安安静静地捧着书本阅读,我特别享受在这种氛围里读书的感觉。”

静宁县“24小时城市书房”里阅读的人们(静宁县图书馆供图)

书房建设的核心在于“图书馆+社会力量”的创新模式。静宁县财政承担书房装修与设备采购,场地则充分利用现有公用设施,实现“零租金”入驻。如东苑小区24小时书屋巧妙嵌入130平方米的小区物业管理用房,陈列8000余册图书,可同时容纳80人阅读。中街劳动驿站24小时书房则依托县工会劳动者驿站管理用房而建,不仅大幅降低建馆成本,更同步解决了日常清扫、基础管理等运维难题,实现资源高效复用。这种集约化共建模式,有效突破了传统图书馆建设的场地与资金瓶颈,将高品质阅读空间灵活植入社区、驿站等公共生活场景,显著拓展了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半径与可达性,让浓郁书香真正浸润居民日常生活。

步入任何一间城市书房,读者仅需凭静宁县图书馆借阅证或完成简单的人脸登记识别,智能门禁随即开启。书房内,RFID技术构建起高效服务体系:读者可自助完成书籍借阅、归还,自由取阅图书,或安静享受阅读时光。所有书籍资源与县图书馆实现无缝对接,支持“通借通还”,让阅读服务打破时空界限。

值得一提的是,静宁县通过公益捐赠、“归雁工程”等渠道补充图书资源,不断丰富着图书的品类。“在这里,有好多我非常感兴趣的书籍,我最爱看的小说和哲学说,这里全都有。每天都可以下楼看书,非常方便。”中街劳动驿站24小时书房的常客赵永念说。

城市需要热热闹闹的“烟火气”,也需要静谧平和的“书卷气”。随着“嵌入式”城市书屋的落成,“下楼读书”正悄然改写着静宁的文化肌理。

静宁县“24小时城市书房”里阅读的人们(静宁县图书馆供图)

文化深耕:多元推广深化阅读渗透

邀请央视诗词大会选手朱彦军等县级“全民阅读推广人”开展读书分享会,以《从古诗词中汲取生活智慧》为主题,结合自身务工经历解析杜甫、苏轼作品;组织“静宁诗人面对面”系列活动,本地作家携诗集与读者共话乡土文学;针对学生群体开设“假期阅读训练营”,联合县图书馆开展绘本精读、思维导图制作等实践课……静宁县图书馆策划的15场阅读推广活动将城市书房变为流动的文化客厅,让阅读成为静宁人共享的美好时光。

静宁县图书馆馆长薛丽介绍,通过系列活动,各书房月均接待读者超1万人次,借阅量达5000余册,累计办理借阅证4200多个,书籍借阅量11万多册,图书流通率显著提升。

浓厚的阅读氛围传递和守护着静宁文化精神的温度。15岁的张哲曾是典型的“手机控”。他的父母是果农,由爷爷奶奶带大的他逐渐变得叛逆又任性,上了初中后,他迷上了手机,打游戏、刷抖音,每晚都玩到凌晨两点,游戏段位攀升,成绩却一落千丈。直到寒假走进东苑小区24小时书屋,他的人生轨迹就此改变。

那天,他被同学硬拉进东苑城市书房听讲座,当时,央视诗词大会选手朱彦军正分享自己的读书故事:“小时候因家贫辍学,我在工地搬砖时兜里总塞着《唐诗三百首》。灰头土脸的日子,是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让我明白苦难的重量,是苏轼的‘一蓑烟雨任平生’教会我扛起命运。”朱彦军的话语像一柄重锤,撞击着张哲的心。他第一次意识到:有人用书本对抗生活的尘埃,而自己却在虚拟的胜利中逃避现实。分享会结束后,他挑了一本沈石溪的《狼王梦》来读。书中狼群为生存的搏杀,让他看到自己荒废学业的懦弱;读到嘎羧走向象冢的章节时,他哽咽落泪。动物尚知尊严与使命,人怎么能选择苟且而活?“游戏空间的虚拟胜利,怎么能与书中的世界相比,好的书籍真的能够引发人的精神共鸣。”张哲说。如今,他每晚雷打不动到书房报到,手机使用时长从日均8小时降至1.5小时。一个少年终于在书页间找回了属于自己的海阔天空。

静宁县“24小时城市书房”里阅读的人们(静宁县图书馆供图)

37岁的李月英在丈夫猝然离世后,独自扛起抚养幼子、赡养双亲的重担。深夜哄睡孩子后,她常对着台灯枯坐到天明,“人生已望到头”的窒息感如影随形。直到在中街劳动驿站24小时书房的《平凡的世界》读书分享会上,主讲人引用的那句“人可以被打倒,但不能被打败”,像一束光照亮了她。

她每晚抽出两小时到书房读书。从《活着》到《平凡的世界》,书页间的人物命运让她看到生命的韧性。半年后,她报名网上的直播学习课,并建起了自己的直播间,将书中学到的叙事技巧转化为带货脚本,让她的账号充满了吸引力,粉丝量日益增长。

城市书房那盏永不熄灭的灯,照见的已不仅是文字,更是一个平凡女性对生活的热望。

苹果甜在舌尖,书香甜在心里。当24小时书房成为“苹果之乡”的文化地标,“悦读静宁”品牌重塑着静宁人的生活,它是少年放下手机的精神锚点,是打工者破茧重生的能量基站,更是车水马龙中那份气定神闲的文化底气。

静宁的苹果正在枝头成就圆满,而这座城市的文化甘甜,终将在书香的绵延中,酿出永恒的芬芳与醇厚。(赵思梦)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国庆假期“鸡排哥”被围堵合影,... 在国庆假期的热闹氛围中,江西景德镇的“鸡排哥”李俊永依然是人们瞩目的焦点。10月3日晚10时,极目新...
全球媒体聚焦 | 外卖“飞”到...   近日,一架外卖无人机在长城上为游客精准送餐的视频,引起多家外媒对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的热议。  《印...
24斤巨肿瘤!她是如何绝处逢生... 在我们的生活中,肿瘤的威胁时刻存在,但你是否想过,面对一颗重达24斤的巨大肿瘤,患者究竟会经历怎样的...
2025度小满西安马拉松赛 |... 2025年,西安这座千年古城将迎来一场激动人心的盛事——度小满西安马拉松赛。你能想象吗?在这条42....
哈萨克斯坦青年与龙舟的“不了情...   中新网柳州10月3日电 题:哈萨克斯坦青年与龙舟的“不了情”:赴华“取经”架起文化桥  作者 张...
中央气象台发布台风橙色预警 “... 中央气象台发布台风橙色预警 “麦德姆”将于5日白天登陆 中央气象台10月4日06时发布台风橙色预警...
巴公房子“十一”假期游客火爆 2025年10月4日,“十一”小长假第四日,在武汉市江岸区汉口历史风貌区,大批游客手持气球、鲜花在巴...
新疆天山天池:初雪迎游客   这两天,随着一股冷空气过境新疆,天山天池迎来今秋首场降雪,将天山装点为“冰雪世界”。  十一期间...
29岁智障女子继承遗产后被争相... 小艳现年二十九岁,从小就患有重度智力发育迟滞。小艳的父母都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发育迟滞,更不幸的是,较为...
悲伤情绪与胃肠健康:你知道吗? 你是否曾经感到无缘无故的腹痛和腹胀?这些症状可能不仅仅是饮食不当或肠胃问题,更可能是你内心深处的悲伤...
文化强国建设绽放新光彩(新时代...   数据来源:国家文物局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更加繁荣  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以旧换新”点燃国庆中秋假期消...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今年第四批69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在国庆中秋假期...
梅西晒2026世界杯用球,足球... 最近,梅西在社交媒体上更新动态,晒出了2026年世界杯用球的宣传照片,这一举动瞬间引发了无数球迷的热...
原创 俄... 俄乌刚刚举行了新一轮换俘,双方各自释放了185名战俘,俄罗斯政府还额外释放了20名被关押的乌克兰平民...
107万元油卡丢失快递公司仅赔... (来源:北京时间) 转自:北京时间 【#107万元油卡丢失快递公司仅赔千元#】#律师解读百万油卡快递...
原创 歼... 在前阵子举办的长春航展上,许多人期待的“六代机”歼-36未能现身,然而一款意想不到的“老牌”战斗机却...
视频制作效率低愁坏工作室?这篇... 看着张云峰上周在团队复盘会上展示的短视频运营数据,我由衷地为他感到高兴。 这位在武汉经营数码科技博客...
有偿挂名失信公司法定代表人,律... 来源:新京报 新京报讯(记者吴梦真)新京报记者获悉,近日,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特殊民事纠...
台风“麦德姆”已进入南海,未来... 记者从自然资源部获悉,今年第21号台风“麦德姆”今天凌晨由强热带风暴级加强为台风级。早晨5点钟其中心...
山东公安闪耀布达佩斯!六名“神...   9月28日,为期两天的第六届世界警察手枪射击锦标赛在布达佩斯落幕,共有来自8个国家30支队伍的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