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半夜从老家回市区,差点跟横穿马路的大爷撞上,现在想起来还冒冷汗。那晚路灯坏了一片,我开着远光正往前冲,突然瞥见右前方有个黑影晃了下,赶紧猛踩刹车 —— 好家伙,是位穿黑外套的老人,就差半米就撞上了。
说实话,夜间开车真不是开久了就有底气的,好多新手甚至老司机都栽在细节上。先说说灯光吧,这玩意儿最容易被忽略。前几天跟朋友跑高速,他一路开着远光,我提醒他会车得切近光,他还说 “路太黑看不清”。你别说,这种情况太常见了!对向车开远光晃得你睁不开眼时,千万别盯着人家车灯看,赶紧把视线挪到右前方的路边线,顺着线走准没错。还有进隧道,一定要提前开近光,我见过有人进隧道才摸黑找灯光开关,那几秒钟真能出大事。
说到疲劳驾驶,我可有过惨痛教训。前年冬天开夜车,凌晨三点多在高速上眼皮打架,恍惚间方向盘偏了半米,差点蹭到护栏。打那以后我再也不敢硬扛了。要是感觉脑袋发沉,赶紧找服务区停,哪怕下车抽根烟、扭扭脖子都行。车里备点薄荷糖或者风油精,实在困得不行闻一下,瞬间清醒。对了,下午三四点也特容易犯困,这时候千万别逞能,开着窗吹点冷风比啥都管用。
盲区这东西才叫隐形杀手!上周在小区门口,我都准备启动了,习惯性绕车走一圈,结果发现车头前面蹲了个小孩捡玩具。吓出我一身冷汗!这就是车头盲区,一米以下的小孩根本看不见。还有变道的时候,别光看后视镜,一定要扭头瞟一眼侧后方,好多车就藏在后视镜的盲区里。上次我朋友就因为没看盲区变道,被后车追尾了,全责。
雨天夜间更得小心,有种叫 “蒸发” 的现象特邪门。就是路灯和车灯照着湿漉漉的路面,行人站在两车中间时,你根本看不见他。上次下雨我过路口,放慢速度慢慢挪,果然有个阿姨闯红灯过马路,幸亏开得慢才刹住。还有山路弯道,一定要鸣笛,对面来车可能也看不见你,我见过好几回弯道撞车的,都是因为没提前示意。
其实吧,夜间开车最关键的还是 “慢” 和 “观察”。别跟白天似的抢道超车,尤其是视线不好的地方,宁愿多等几分钟也别冒险。上周看到个新闻,有个司机夜间超车,对向突然来车,避让不及撞了。这种完全是自找的,真不值当。
哦对了,忘说下车的事了。上次我副驾的朋友下车,开门没看后面,差点把骑电动车的小哥刮倒。现在我都养成习惯,不管谁下车,我都喊一嗓子 “看看后面!” 细节真的能救命。
夜间开车就像走钢丝,稍微分心就可能出问题。我开了十几年夜车,总结下来就一句话:灯光别任性,困了别硬扛,盲区多留意。真不是危言耸听,平安到家比啥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