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天下动荡不安,乱世的舞台上,英雄们各显其能,无论贵贱,身份高低。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作为年轻的热血青年,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反抗董卓的联军。尽管三人出身贫寒,手中没有兵力,也没有显赫的名声,经过一番波折,终于获得了参与的机会。虽然只是名义上的第十九路诸侯,三人也只能在大军中占个小位置,静待指令。
联军的气势十分雄壮,一路攻城掠地,势如破竹。然而,在接连遭遇敌军时,华雄这个吕布麾下的猛将成了联军的巨大障碍。华雄在战场上勇猛无敌,杀敌如割草,连斩数名将领。联军若无法击败他,初战失利,谈何继续推进,谈何恢复汉室?各路诸侯面面相觑,纷纷迟疑,甚至没有人敢主动出战。这时,关羽挺身而出,请求出战华雄。
于是,“温酒斩华雄”的故事便流传开来。当关羽提着华雄的头颅回到大帐时,所有在场的诸侯都被震惊了。关羽这一壮举,不仅展现了他的勇气与能力,也让三兄弟得到了其他诸侯的尊重与信任。然而,这时有一个疑问出现了:为何以勇猛著称的张飞并没有主动请缨去挑战华雄?
华雄的叫嚣虽然让人愤怒,但愤怒并不能让人失去理智。刘关张三兄弟,从一开始就处于弱势地位。三人身世低微,能力也未必突出,谁会把他们放在眼里呢?他们不仅缺少话语权,而且随时可能因为一句不合适的话而丢掉性命。即使他们是“龙”,也得低调潜伏,不敢过于张扬,始终让那些大人物如公孙瓒等人占据舞台。
对于张飞来说,虽然他并不害怕任何敌人,但他也清楚,自己刚刚加入义军,自己的地位尚未稳固。更何况,他并非单纯的想为自己争勇气,而是为了不连累兄弟们,尤其是刘备和关羽,他一直小心翼翼地保持低调。所以,面对华雄时,他虽然心有不甘,却并未轻举妄动。
华雄虽勇,但在吕布麾下的优秀将领并不止他一个,张飞认为,与其为一个普通的敌将冒险,不如等待真正值得挑战的对手——吕布的出现。吕布这个“温侯”才是张飞心中真正的目标,哪怕拼上性命,张飞也无所畏惧。
最终,关羽成功斩杀华雄后,吕布亲自出阵迎敌,张飞见到吕布立刻精神一振,毫不犹豫地冲了上去。尽管在激烈的交锋中落了下风,张飞仍旧不屈不饶,言辞激烈地骂吕布是“三姓家奴”。从那时起,张飞与吕布结下了深仇大恨,职业生涯中多次与吕布交战,但始终未能在单挑中战胜对方。
其实,张飞的性格中有着对兄弟的深厚敬重,尤其是在桃园结义后,作为三弟,他始终在刘备和关羽的领导下行事。张飞虽然血气方刚,却深知自己的位置。关羽想挑战华雄并且已经表态时,张飞自然不会再去争抢这一机会。他明白,战斗的舞台应该让哥哥们先去。关羽的果敢与能力也让张飞深知,自己三兄弟中,关羽必定是最有可能成功的。
因此,当关羽一举斩杀华雄时,三兄弟的地位和声望也随之水涨船高,得到了更多诸侯的礼遇。这为后来张飞与吕布的对决创造了条件。尽管张飞与吕布的多次交战中未曾获胜,但吕布,作为他心中的“温侯”,始终是张飞一生未能征服的梦中对手,也许这会成为张飞一生最大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