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1日深夜,兰州监狱的大门缓缓地打开了,几名监狱特警押送着在这里服刑的郭伟前往了兰州火车站,此行是要去远在千里之外的四川成都。
很快,火车在黑夜中向南驶去,座位上的郭伟脸色紧张,情绪有些激动,一宿没有合眼,几个小时后,天色微亮,郭伟抬头望着窗外的风景,内心思绪万千。
原来,就在几天前,他从监狱长那里收到了一个噩耗:自己刚刚18岁的儿子因患白血病,已经到了生死关头,需要移植造血干细胞才有一线生机。
父子连心,郭伟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可眼看就要到成都了,郭伟的脸上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近乡情更怯,望着多年未归的故土,想着重病在床的儿子,郭伟一时有些惆怅。
这场死缓父亲千里转监,为儿子捐献细胞的感人事迹,能否有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呢?
“爸爸去哪儿了”
要救的少年名叫小华,是一个00后,生活在四川成都,从小衣食无忧,他十分孝顺,学习成绩也很优异,是家长们常说的别人家的孩子。
不过,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童年时的小华总是习惯一个人独来独往,因为在他的心里一直有着一个大大的疑惑:“爸爸去哪了。”
最开始,每当小华向母亲和爷爷奶奶问起这件事,一家人都会想方设法地编织善意的谎言,“爸爸去打工了,挣了钱就回来”、“爸爸出差了,还要几年才能回来。”小华每次都信以为真。
直到小华小学快毕业的时候,学校要开家长会,母亲张丽前往了学校,这次,班主任谈及了孩子父母对孩子的教育问题。
小华又想起了从未谋面的父亲,他本想着扭头再次问母亲“爸爸去哪了”,可一回头就看见母亲在偷偷地抹着眼泪,小华怕母亲伤心,就没有问,此后,也没有问了,一向懂事的他觉得母亲不想说肯定是有难言之隐。
张丽之所以一直不给小华说父亲郭伟的事,是因为前面提到郭伟正在监狱服刑,她不想让儿子从小就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被别人指指点点。
那郭伟到底犯了什么罪呢?
原来,2000年小华刚出生后不久,郭伟为了赚钱供他吃饭上学,顾不上陪在儿子身边,和朋友一起坐火车前往了兰州打工。
一次朋友聚会上,郭伟因为生活的压力喝了不少的酒,两人谈着谈着就因为一点分歧吵了起来,顿时大打出手,在动手的过程中,郭伟把朋友打得重伤不治身亡,他也被公安机关逮捕。
随后,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此案进行了公开审理,郭伟因故意伤害致人死亡被判死缓,后来,鉴于改过自新态度端正,且在监狱中有良好表现,遂改为有期徒刑,于甘肃兰州监狱服刑。
得知丈夫入狱后,张丽泣不成声,一家人顿时失去了顶梁柱,不过,看着尚在襁褓中的儿子,她觉得自己不能再倒下,于是,便将孩子交到了爷爷奶奶的手中,自己外出打工赚钱。
随着小华的长大,他经常会羡慕别的小朋友都有爸爸带着玩耍,经常一个人躲在屋里伤心,刚开始,他还在不停地问,渐渐地,长大以后,小华看到妈妈打工辛苦的背影,也就不忍心再提及母亲的伤心事。
为了能让家人过上好的生活,小华拼命地学习,小学毕业考上了重点初中,中考时,又因为成绩特别优秀直接被保送到了重点高中,邻居们都夸他有出息,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可就在2017年4月26日那天,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让原本就不完整的家庭再次发生了巨变。
身患重病,命悬一线
“妈,下楼接我一下吧,走不动了。”这天中午,小华放学回家后,刚爬到二楼,整个人突然感觉没有了力气,身子依靠在墙边,给母亲张丽打了电话。
张丽接电话的时候正在给小华做午饭,菜都是他喜欢吃的,想着小华这么孝顺又有出息,张丽心里很是欣慰。
听到小华的电话,张丽还以为他只是玩累了,便没有在意,心想等他休息会儿,就能爬上来的,张丽家住在5楼。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眼看饭菜都快凉了,可小华还没有上来,张丽意识到可能出事了,她赶紧朝着楼梯跑去,等到了二楼一看儿子满脸苍白,这可把当母亲的给吓坏了。
顾不上吃饭,张丽打了个出租车带着小华到了市医院检查,检查结果要等四个小时后才能出来,因为担心儿子累着,张丽就把他送回了家中,自己一个人返回医院等结果。
下午五点多,张丽来到了窗口拿检测报告,谁知,报告刚交到她手里,医生就有些着急地说道:“小华呢,他现在在什么地方?”
“我把她送回家休息了。”张丽局促地回答着,看着医生紧张的表情,她心中不好的预感更加浓烈。
“什么!快把孩子带来!快!你知道他现在有多危险吗?”
张丽吓得扭头就朝医院外跑去,一个多小时后,小华被带到了医院,此时的他脸色苍白得几乎没有一点血丝,而且刚进医院就昏死了过去。
医生赶紧将小华推进了治疗室,虽然经过全力救治,暂时脱离了生命危险,可情况依旧不容乐观。
经过检查,医生发现小华的血小板只剩4个了,而正常人一般有100到300个,不仅如此,此时的他还发着近四十度的高烧,情况万分危急。
当晚,医生就给张丽下了关于小华的病危通知书,上面明确地写着小华得了急性白血病,危在旦夕。
张丽愣住了,整个人感觉天旋地转,她虽然不懂病理,可白血病这三个字她还是听说过的,在她的印象里这就是一个绝症,她实在想不到儿子为何会突然得这种怪病,而且来得如此凶险。
后来,在询问过小华后,她才知道早在小华上高二的时候,就出现了类似的症状,只是当时忙着学习,也不想让母亲担心,小华就将自己的情况瞒了下来,当然,他也不知道自己得的是白血病。
“求求您救救他,一定要救救他,我就这一个孩子!”张丽发了疯似地哀求着医生,哭喊声回荡在医院的走廊。
事实上,白血病并非人们想象中那般可怕,医生告诉张丽,可以通过移植造血干细胞的方式进行治疗,只要全程操作得当,有很大概率痊愈,听到这话,张丽总算冷静了下来。
当然,只有用和小华白细胞点位相符的造血干细胞进行移植才有效果,而短时间内想找到相符的,那可是十分困难。
最符合要求的细胞是兄弟姐妹的,可小华是个独生子,这一点就被排除了,随后,医生又从中华骨髓库中寻找匹配的细胞,可找了几天都没有找到。
最终,只能退而求其次,用具有血缘关系的父母的细胞进行尝试,当医生说到这里时,张丽想都没想,脱口而出:“用我的。”
随后,医生就对张丽进行了全面地检查,结果她直接就被排除了。
原来,张丽年轻的时候,因为一次意外,脾脏受过损伤,而这不符合造血干细胞的捐献要求,所以,即便张丽有心,也没有办法。
医生看到她着急的样子,心里也很着急:“孩子都这样了,他父亲呢?怎么一直没见他来医院?”
张丽低下了头,她对丈夫在监狱服刑的事难以启齿。
转眼间,时间来到了2018年1月2号,这天是小华18岁的生日,张丽专门给儿子买了个蛋糕,为他诊治的医护人员也陪着小华过了生日,在医院里,张丽一直保持着微笑。
可回到家后,她还是流下了眼泪,看着儿子脸色憔悴的样子,张丽恨不得躺在病床上的是自己,此刻,她又想起了远在兰州服刑的丈夫,一个想法顿时在脑海中产生。
第二天一早,张丽就给兰州监狱方面打了电话,狱长得知此事后也很动容,他告诉张丽郭伟身份特殊,要让他远赴成都为儿子捐献造血干细胞,需要找两地的监狱管理局上报材料。
于是,1月4号,张丽拿着儿子的病危通知书,独自来到了四川省监狱管理局,向局长反映了情况,领导对张丽一家的情况很是重视,立刻与陕西监狱管理局进行了沟通。
经过短暂的讨论,两边一致同意把郭伟千里转监到四川服刑,给儿子捐献造血干细胞,他们认为设置监狱的初衷不是只为了看管犯人,而是帮助犯人改过自新。
几天后,千里转监的命令就下达了兰州监狱,两边都开始了紧张的安排,因为押送一个犯人到医院救子,这还是该监狱之前从未有过的事。
救人要紧,一切从速从简,2018年1月11日夜,也就是在张丽上报材料后的第7天,监狱方面就做好了所有的准备,这天夜里,郭伟坐上了前往成都的火车,这也是开头出现的一幕。
千里转监,只为救儿一命
经过11个小时的奔波,郭伟在监狱特警的押解下,于1月12日中午抵达了成都火车北站,四川崇州监狱的特警和火车站民警早已在站台等候。
特警将郭伟押下了车,时隔18年再次回到家乡,郭伟对眼前的一切都感到十分陌生,他不停地环顾着四周,想要尽快熟悉家乡的感觉,在特警的押解下,他被送到了崇州监狱服刑。
之所以选择这所监狱,是因为这里是距离小华治病的成都医院相对较近的地方。
抵达监狱后,狱长把郭伟安排在了10号监区,这里紧挨着监狱医院,便于医生随时检验他的身体情况,以确保在最好的状态下进行造血干细胞捐献。
之后的一段时间里,郭伟都是重复着同一个流程,先是进行造血干细胞采样调查,确保到时能捐献点位相同的细胞,然后检查这些细胞的存活状态,确保在最佳的时候进行捐献。
看着监狱里的狱警和医生都对自己儿子的事非常关心,郭伟很是感动,可就在临近手术日期的时候,郭伟的心情又变得忐忑起来。
原来,回到四川后的这些天,郭伟也查了不少的关于白血病的知识,他知道儿子的手术非常凶险,因而他变得即期待又焦虑起来。
造血干细胞的捐献,最好是在捐献双方身心情况都相对稳定的条件下进行,监狱方面看到郭伟的情绪出现了波动,便专门派了心理医生对他进行疏导,在医生的帮助下,郭伟才平复了情绪。
2018年3月15日,是为小华进行手术的日子,这天凌晨4点,郭伟早早地就起了床,监狱的特警在对他进行完全身的检查以后,就押解着他上了警车,直奔成都医院而去。
早上8点整,押解车停到了医院的门口,在两名特警的押解下,郭伟从车里下来了,由于服刑的需要,他的手上和脚上都带着镣铐。
为了便于行动,特警贴心地给他准备了一个轮椅,推着他来到了医院的采集室,进行造血干细胞的提取,这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需要经过检查、提取、检验等过个程序。
所以,一直采集了四个小时,才顺利地从郭伟的身上抽取了手术用的含有造血干细胞的血液,这些血液被装好后,送进了小华所在的无菌舱,用来给儿子输血。
在小华手术前,郭伟的心提到了嗓子眼,眼看儿子近在咫尺,多年的思念在这一刻再也无法抑制,他向特警申请在儿子手术前见他一面,特警觉得这是人之常情,在经过请示之后,就答应了。
因为担心小华的病情,特警还专门让郭伟脱下了囚服,换上了一身便服,然后推着他朝无菌舱外走去。
2018年3月15日下午2点10分,在时隔18年之后,郭伟与小华这对父子以这种独特的方式见面了。
尽管,郭伟只能在舱外看看儿子,尽管两人只能通过电话交流,可此时此刻,我们有理由相信父子二人的心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郭伟在电话里一直鼓励着儿子一定要坚强,还告诉他一定会治好的,小华只是点点头,没有说话,紧接着,郭伟又问儿子要不要和自己说些什么,小华还是没有主动询问,只是淡淡的说了句“不知道”。
或许多年未见,父子二人一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但亲情永远是永远不变的,在交流了几句过后,郭伟被带回了监狱,继续服刑,而小华也被推进了手术室。
或许是父子千里救子的事迹感动了上天,手术十分顺利,小华身上的血小板数量不断地增加着,到了2018年5月23日,在无菌舱待了两个多月后,血小板已经恢复了正常,小华也康复出院。
张丽赶紧把这一消息打电话告知给了郭伟,而身在监狱服刑的他流下了幸福的眼泪,不停地向帮助过他们一家人的监狱工作人员表示着感谢。
对于这次千里转监行动,四川省监狱管理局局长刘志诚这样说道:“这次转监工作,彰显了监狱每改造好一名罪犯,就挽救一个家庭,安定一方百姓,和谐一片社区的工作理念,我们希望通过这次转监,让社会各界深切地体会到监狱工作践行治本安全观的初衷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