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于博,黄文琛
事件描述
2024年1月12日,海关总署发布12月外贸数据:以美元计,我国12月出口3036.2亿美元,进口2282.8亿美元,贸易顺差为753.4亿美元 。
核心观点
1. 12月我国出口同比增速超预期续升,但从两年平均增速视角看增速续降,指向出口改善仍显波折。
2.从外需景气看,发达经济体仍处收缩区间,俄、印等新兴经济体景气持续扩张,因此我国对美欧日出口同比减少,但对新兴市场出口表现亮眼。
3.从出口代表性商品来看,车船是主要贡献,地产链相关产品出口有所反弹,但其他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仍显低迷。
4.展望未来,近期出口高频数据回暖,1-2月出口增速或有望迎来反弹。
5.未来随着高通胀、高利率和高薪资对美国经济形成冲击,外需承压概率或仍然较高。
目录
1.出口超预期反弹,基数仍是主因
2.外需出现分化,新兴市场成主要拉动
3.车船持续增长,地产链出口改善
4.进口反弹回升,贸易顺差走阔
5.出口高频回暖,增速有望回升
以下是正文
出口超预期反弹,基数仍是主因
12月我国出口同比增速续升至2.3%,尽管超出市场预期(Wind一致预期)的2.1%,但剔除掉基数的影响后,12月出口两年平均增速反而由上月的-5.1%回落至-5.5%,反映去年同期基数偏低是主要影响,指向出口改善仍显波折。
主要出口商品类型也呈现出同样的趋势,除了劳动密集型商品两年平均增速已经触底反弹外,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两年平均增速降幅仍在扩大。
区分贸易方式来看,一般贸易、加工贸易商品两年平均增速双双回落,分别至-3%、-18.5%,意味着出口仍然承压。
外需出现分化,新兴市场成主要拉动
从外需景气来看,12月 美欧日英等发达经济体景气持续处在荣枯线以下,但与此同时,俄罗斯、印度、印尼等新兴经济体景气持续扩张,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之间景气出现了明显分化。
因此,我国对美国、欧盟、日本出口同比减少,同时发达经济体需求减弱也使得转口贸易规模下滑,我国对东盟出口同比减少6.1%,拖累我国出口增长1.1个百分点。
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对新兴市场出口表现亮眼,俄罗斯、巴西、印度等新兴地区出口持续增长,较去年同期分别上涨21.6%、23.3%、6.2%,分别拉动我国出口增长0.6、0.4、0.2个百分点,对我国出口形成支撑。
车船持续增长,地产链出口改善
出口代表性商品来看,汽车、船舶仍然保持强劲增长,是12月出口的主要贡献,分别拉动出口增加1、0.2个百分点。与此同时,美国抵押贷款利率下降促进了新屋销售的增长,地产链相关产品出口有所反弹,家电、家具合计拉动出口增长0.6个百分点。
但其他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仍显低迷,鞋靴、服装、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合计拖累出口增长0.4个百分点,成品油、钢材、铝材、稀土等上游资源品出口同样承压 。
进口反弹回升,贸易顺差走阔
12月我国进口同比增速由负转正至0.2%,略低于市场预期(Wind一致预期)的0.3%,两年平均增速角度来看同样低位回升。
进口改善主要源于万亿增发国债及PSL资金相继落地,基建开工边际走强,我国对大宗商品需求有所增加,我国进口铁矿石、原油数量均较去年同期增长,其中铁矿石进口量价齐升,是我国进口反弹的主要拉动项。
在内外需同步反弹的背景下,12月我国贸易顺差扩大至753.4亿美元 。
出口高频回暖,增速有望回升
2023年全年进、出口分别减少5.5%、4.6%,净出口从经济拉动项转为拖累。
展望未来,从美国经济基本面来看,高利率对于需求的压制作用或仍需观察,12月美国制造业PMI边际修复,就业市场的韧性也支撑了消费的增长,美国消费者信心大幅回升,意味着外需短期内仍有韧性。
同时从高频数据来看,1 月前10日韩国出口大幅增加11.2%、我国集装箱船离港载重吨数环比回升,以及年前集中出货或支撑我国出口韧性,1-2月出口增速或有望迎来反弹。
但往前看,随着高通胀、高利率和高薪资对美国经济形成冲击,未来外需承压概率或仍然较高,或对我国出口形成考验。
风险提示
海外货币政策超预期:由于海外通胀影响因素较多且不确定性较大,未来通胀趋势可能超预期,或导致海外央行超预期调整货币政策,因此对外需的判断可能会转向。
来源:券商研报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