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才造士,为国之本。”干部作为县域治理的“关键少数”,其能力素质关系着县域发展成效。5月24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忠林在全省县(市、区)委书记培训班开班式上提出“修学提能、修心砺志”的要求,为新时代干部能力建设指明了方向。在数字经济发展、绿色转型加速、推动全面开放格局加快形成的当下,只有让学习成为干部能力素质提升的“标配”,才能打造出一支高素质、好作风的干部队伍,为县域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
对于干部而言,理论清醒是思想坚定的前提,而思想坚定离不开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当下时代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干部只有不断学习,才能紧跟时代步伐,应对各种挑战。红安县依托“两馆三基地”红色教育矩阵,开发“红色火种特训营”品牌课程,组织干部在固关战斗遗址等实景中重温革命精神,让党性教育融入工作日常。恩施州建始县则通过“云课堂”推送“红色微故事”,结合村级“院坝协商会”,推动干部在解决群众“三心事”中践行初心使命。干部只有将学习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化作平常,才能在常学常新中强化党性修养、坚守为民初心,为县域发展夯实思想根基。
学习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而非纸上谈兵。不同岗位、不同阶段的干部面临着不同的问题与挑战,只有坚持问题导向,才能让干部在“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练什么”中成为“行家里手”。宜昌市夷陵区针对生态治理难题,组织干部赴浙江安吉开展“两山”理论专题研修,推动全区建成生态农业观光带12条。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华中师范大学开设“乡村CEO”培育工程,通过案例教学、沙盘推演等方式,系统提升村支书产业运营能力。恩施州宣恩县通过开展“乡音传党音”专项培训,使当地2024年乡村矛盾调解成功率从68%提升至89%。实践充分证明,只有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才能有效破解“本领恐慌”,实现干部能力提升和区域发展要求的同频共振。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集中学习是激发干部创新活力的重要途径。2024年“共同缔造”专题研讨班上,来自全省103个县市的300余名干部,围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展开深入研讨,形成的《群众工作方法创新二十条》被纳入省委改革文件。武汉市东西湖区将集中培训与现场教学相结合,组织干部深入“中国网谷”建设一线,通过“项目路演+专家点评”模式,催生出“社区规划师”“红色物业联盟”等20余项创新举措。从研讨破解发展难题到借鉴先进经验的现场教学,再到通过案例剖析提升实战能力,干部们在交流互动中拓宽视野,在相互竞争中更新观念,让集中学习成为创新的源头活水,为县域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今年是决胜“十四五”、谋划“十五五”的关键之年,湖北发展正处于跨越赶超关键期、转型升级突破期,县域高质量发展被赋予了新的使命与期待。我们坚信,只有不断推动干部“学用结合、知行合一”,才能让他们在风险挑战前坚守底线,在矛盾冲突里抓住关键,在发展浪潮中勇立潮头,最终在县域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书写新辉煌,创造新荣光,为湖北的支点建设贡献力量。
(章美玲 武汉市江夏区“青苹果乐园”网评团队、江夏经济开发区 )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章美玲(武汉市江夏区“青苹果乐园”网评团队)
责编:杨虹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