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评论员 陈泉
近日,张学友60+巡回演唱会东莞站与高考“撞期”的新闻冲上热搜,这看似一场简单的档期“纠纷”,实则折射出城市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公共资源分配、代际价值观碰撞及商业利益与社会责任的深层博弈。这场由东莞市民投诉引发的公共议题,为全社会提供了一次重新审视文化权益与教育关系的契机。
张学友演唱会东莞站确定于6月6日至6月8日,在广东东莞银行篮球中心连开三场。这本是一场令歌迷期待的音乐盛宴,然而,由于演唱会有两天时间与2025年高考时间“重合”,且附近就是东莞市第六高级中学考点,这一情况引发了不少当地市民投诉,希望演唱会延期。同时,也激起了大众对于演唱会是否该给高考“让位”的广泛讨论。
从时间维度看,演唱会与高考的“重合”存在认知偏差。根据官方通报,演唱会时间为6月6日至8日每晚19:30至22:00,而高考考试时段为每日9:00至17:00。这种错峰安排本质上避免了直接冲突——当考生在考场奋笔疾书时,演唱会尚未开场;当考场铃声结束,文化活动才拉开帷幕。这种时间上的“错位设计”,确实在一定程度保障了考生权益,也维护了文化消费的合理性。
从东莞市多个部门的回应中,我们能看到举办演唱会的东莞篮球中心是封闭室内场馆,离最近考点直线距离约1.6公里,经现场测试及以往演出情况综合研判,对外产生噪音较小。同时,高考考生赴考及返回由学校集中组织、交警护送,演唱会开始时当天考试已结束,交警部门也会做好周边交通管制和疏导。
然而,市民的投诉和公众的担忧并非杞人忧天。高考,对于每个考生而言,是人生中极为重要的转折点,承载着无数的希望与梦想。即便最终未对高考造成实质影响,也会引发公众对社会价值导向的质疑。高考不仅仅是一场考试,更是全社会共同守护的“全民大事”。每年高考期间,许多城市都会出台各类“静音令”,为考生营造良好的考试环境。这体现的是社会对教育的尊重,对考生的关爱。但如果单纯从保障高考考生权益的角度出发,让演唱会延期似乎是最直接的解决办法,能够完全消除家长们的担忧,给考生们营造一个没有任何干扰的考试环境。但这一决定也可能带来其他方面的影响,演唱会筹备涉及众多环节,延期举办将对主办方、演出团队、票务平台以及购买了门票的歌迷等各方造成经济损失和时间上的不便,而且可能打乱后续的演出计划和场馆安排。相反,如果按照原计划举办演唱会,就需要政府部门切实履行承诺,将各项保障措施落实到位,在演唱会举办期间严格监督管理,确保噪音、交通等方面不会对考生产生影响。这对于政府部门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是一个考验,同时也需要社会各方的积极配合。
这一事件背后,反映出的是文化娱乐活动与重大社会事件之间的矛盾协调问题。从更深层次而言,此事件折射出城市治理的精细化趋势。从时间错峰到空间管控,从噪音监测到交通预案,每个环节都需精准测算。这种“绣花功夫”不仅适用于高考期间,更应成为城市管理的常态。当文化活动审批机制能预先评估对重大节点的影响,当噪音管控技术可实时反馈数据,当应急预案覆盖各类突发场景,类似争议自然消弭于无形。
高考与演唱会的“时间博弈”提醒我们,在保障特定群体权益时,既需倾听民意焦虑,更要坚持科学决策;在维护公共秩序时,既要守住底线,也要避免“一刀切”。当城市管理能用专业数据打破想象恐惧,用精细方案化解现实矛盾,我们方能在高考的静默与演唱会的喧嚣间,听见文明社会应有的和谐共鸣。
上一篇:野莓来了!俄罗斯电商巨头落户江夏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