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汉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奋力推进“五个中心”和现代化大武汉建设的关键时期,全市街道(乡镇)党(工)委书记工作交流会首次召开。会议指出,广大干部要着力提振“四气”,尤其是胸怀“小干部干大事业”的豪气,这一要求,精准点明了基层干部在超大城市治理中的关键作用,为激发干事创业激情、夯实党的执政根基提供了重要遵循。
“小干部干大事业”的豪气,源于对基层岗位战略价值的深刻认知。街道乡镇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神经末梢”,直接面对亿万群众,是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岗位虽“小”,却承载着推动发展、服务群众、稳定社会的大责任。四中全会对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作出新部署,必然要求我们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每一位街道(乡镇)干部都应深刻认识到,自身工作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根基巩固,关系到国家治理效能提升,关系到人民群众福祉增进。这种对岗位重要性、使命光荣性的深刻认同,正是激发“干大事业”豪情壮志的力量源泉。要摒弃“位卑言轻”的消极思想,树立“大有可为”的坚定信念,将平凡的岗位视为建功立业的广阔舞台。
“小干部干大事业”的豪气,彰显于服务国家战略的自觉担当。武汉建设“五个中心”、迈向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是事关国家区域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这一宏伟蓝图绝非空中楼阁,最终要靠一个个街道、一个个社区的扎实工作来支撑,要靠广大基层干部的具体行动来实现。这就迫切要求基层干部跳出“一亩三分地”的局限,胸怀“国之大者”、心系“市之要事”,自觉将本地本部门工作融入全市发展大局中去谋划、去推进。无论是优化营商环境吸引重大项目,还是创新基层治理提升城市品质;无论是推动城市更新改善人居环境,还是繁荣基层文化凝聚市民精神,都需要基层干部展现出“舍我其谁”的担当,以“小舞台”演绎“大剧情”的魄力,将宏观战略微观化、具体化,确保上级决策部署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小干部干大事业”的豪气,需要过硬能力本领和扎实工作作风来支撑。豪气不是空喊口号,需要真才实学作为底气。四中全会强调要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基层干部必须克服“本领恐慌”,主动加强学习,不断提升与履行岗位职责相匹配的政治能力、思维能力、专业能力、实践能力,努力成为懂城市、会经济、善治理的行家里手。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深入践行“一线工作法”,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服务群众,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中增长才干,在化解矛盾纠纷中提升水平。组织上也要为基层干部赋能增效,持续为基层减负松绑,完善激励保障和容错纠错机制,真正让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基层干部有劲头、有奔头、有甜头,营造敢于担当、善于作为的浓厚氛围。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街道乡镇党组织是党在城市工作的基础,基层干部是党联系服务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激发和葆有“小干部干大事业”的豪气,是提振“四气”精神、升腾武汉发展气场的必然要求,也是贯彻落实四中全会关于组织工作部署、夯实党的执政根基的具体行动。全市广大基层干部当以此次交流会为新的起点,进一步强化使命意识,提升格局境界,燃烧奋斗激情,将豪情壮志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的实际成效,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为加快打造新时代英雄城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武汉贡献坚实的基层力量!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董洋泱(武汉经开区)
责编:王舒娴
                    上一篇:“废柴”变“宝藏”,宜都有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