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变金、渠水焕活、政策暖心……且看湖北省江陵县下沉干部如何跑基层?
创始人
2025-10-31 18:21:37

极目新闻通讯员 江轩

秋日的江汉平原,江陵县普济镇东李村是一幅流动的画卷。金黄的稻浪刚收割完,新播种的麦苗正蓄势生长,而比自然景色更动人的,是村里最近跃动的“三重奏”——秸秆禁烧的智慧实践、水系治理的攻坚行动、政策入户的暖心传递,共同奏响了一曲生态与民生共荣的田园交响曲。

最近两周,江陵县委宣传部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一起,用脚步丈量民情,用行动浸润民心,在田野阡陌间写下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

第一乐章:秸秆离田记——从“一把火”到“变废为宝”

“往年这时候,田里浓烟滚滚,眼睛都睁不开。”站在金黄的稻田边,村支书付国平擦了擦额头的汗水,“今年驻村工作队跟着我们搞秸秆离田,大大增加了秸秆离田效率,既保住了蓝天,又让秸秆成了‘香饽饽’。”

光说不练假把式。宣传之余,工作队员们直接穿上雨靴,下到地里,帮助农户将散落的秸秆归拢、打包、装车。

“没想到这些县里来的干部,干农活也是一把好手!”村民张大爷看着自家原本散乱的田块很快变得整洁,笑得合不拢嘴,“他们这么实诚地帮咱,咱也得自觉,保证不点一把火!”

驻村队员齐少华指着远处正在装车的秸秆捆说:“普济镇里引入了3家秸秆回收企业,全村2000亩水稻秸秆全部实现离田利用。现在村民们都说,这秸秆是‘金条’不是草包!”

第二乐章:清渠行动——让“母亲河”重焕生机

“看这水多清!以前沟里全是垃圾和地笼,鱼都死光了。”村民陈大勇蹲在村东头的沟渠边,用竹竿挑起一个废弃的地笼。

东李村沟渠纵横,是洪湖流域水系的“毛细血管”。守护好这一渠清水,是流域治理的关键。

连日来,驻村工作队扛着铁锹、拿着铁钳、带着网兜,与村民们一起,发起了沟渠清理攻坚战。

水面上残破的“地笼网”被逐一回收,岸边的塑料袋、农药瓶等陈年垃圾被彻底清理。驻村队长汪子健一边清理着缠绕在水草上的杂物,一边感慨:“‘毛细血管’通了,洪湖的‘大动脉’才能更健康。我们清理的不是垃圾,是阻塞乡村生态的‘血栓’。”

河水潺潺,映照着大家忙碌的身影。村民王大姐路过时不禁点赞:“水变清了,岸变绿了,看着心里就舒坦!你们这是给咱村里办了件大好事!”

第三乐章:一封信的旅程——政策春风暖人心

“老乡,在家吗?我们是驻村工作队的,来跟您唠唠嗑,送封信。”傍晚时分,趁着村民收工回家,工作队员手持一份份粉红色的《致农民朋友的一封信》,开始了新一轮的“敲门行动”。

这封信,不仅是政策宣讲单,更是情感联络卡。从农作物播种事项到防汛知识,从防诈骗提醒到邻里和睦倡议,内容既贴心又实用。在村民李奶奶家的小院前,驻村队员耐心地逐条解读。

“奶奶,这上面都是这季节小麦和油菜的播种事项,您千万要注意哦!不清楚的可以随时叫我们。”

“晓得喽,晓得喽!”李奶奶拉着小汪的手,“你们这些娃娃,比自家孩子讲得还仔细,这心里啊,暖烘烘的。”

从灶台边到院坝里,从政策解读到倾听心声,这一抹穿梭于百家门的“暖风”化作了春风细雨,滋润着每一位村民的心田。

“东李村的变化证明,只要把群众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乡村振兴的画卷就能越画越美。”江陵县委宣传部驻村工作组组长汪子健说,驻村工作组将在东李村的热土上,与全村百姓一道,共同绘制着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新图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黄石港区十件民生实事24个分项...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吕鉴蕾 通讯员江虹、刘爽)去年年底的区两会上,黄石港区“票决”十件民生实...
拾金不昧“小善举”传递校园“大...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唐天琪)10月29日上午8点20分,武汉城市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部2024级...
襄阳市中医医院赴石门村开展“五...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左阳)10月30日,襄阳市中医医院党委书记皮红林,市纪委监委派驻市中...
神21出征日正是钱学森逝世纪念... 2025年10月31日23时44分,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即将启程,飞向400公里外的中国空间站。与此...
情系桑梓谋发展,儒商精神耀齐鲁   当子贡的“诚信经商”智慧与人工智能的创新活力相遇,当张謇的“实业救国”情怀与新能源产业的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