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见习记者甄子萱、通讯员武小青、杨青)“我要跟你们走,打鬼子报仇!”10月30日下午,武汉市光谷实验小学新竹路校区礼堂内,“2025年武汉市青少年演出进校园活动”带来的木偶戏《抗战小英雄》正在上演,“火烧竹篱笆”“智擒狗汉奸”等情节牢牢抓住了孩子们的目光。
孩子们聚精会神看演出
该剧以抗日战争时期的苏中根据地为背景,讲述了儿童团团长张伟、副团长赵义在游击队队长洪军的带领下,组织儿童团开展侦察敌情、勇救百姓等一系列抗日行动。“我长大了也要当兵,做一个英勇的人!”演出落幕,三年级的束梓渊紧握小拳头,眼神坚定。“木偶戏形式亲切灵动,能够打破历史的遥远,让红色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班主任冉若筠感慨道。
孩子们与木偶演员互动
此次演出是今年的最后一站。自10月13日起,团队以每日3-4场的演出频率,陆续走进武汉市新城区51所学校。“这不是简单的文艺演出,而是一堂‘行走的思政课’。”新洲区邾城街向东小学教师李雄评价,“演出活动激发了同学们的爱国情、上进心,让孩子们在感动中理解什么是爱国、什么是责任。”
邾城街向东小学演出合影
这堂“课”已持续行进了近二十年。自2006年启动以来,“武汉市青少年演出进校园活动”累计演出达3250场,覆盖青少年超240万人次。活动由共青团武汉市委、武汉市教育局、武汉市少工委联合主办,通过遴选国内专业院团优秀的话剧、音乐剧、儿童剧、木偶剧、戏曲剧目,打破剧场观剧壁垒,将优秀文化产品直接送到广大校园,让青少年不出校门就能观赏到契合时代发展、贴合身心健康成长的优秀剧目。
邾城街第四小学 孩子们举手互动
近年来,演出重点向黄陂、新洲等新城区和远城区倾斜。“城里的孩子文化资源丰富,而我们要做的,是把同样的机会送到每一个孩子身边。”项目负责人杨青介绍道。二十年来,无论多偏远,只要有学校申报演出需要,团队们都风雨无阻。“这样的演出,比老师在讲台上讲十遍历史更具体、更震撼。”经开区马影河学校校长陈建华感慨道。
孩子们和木偶演员互动
目前,这项长期活动已成为武汉市构建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育人体系中的一个特色环节。项目负责人透露,明年将继续优化演出内容与形式,进一步贴近国家建设主题与孩子生活实际,让红色基因与文化自信在下一代心中深深扎根。
下一篇:世界屋脊 绿色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