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陈頔 通讯员胡翠兰)10月29日,湖北省育婴行业消费调查评议会在汉举行。省市场监管局、省人社厅、省卫健委等相关部门代表,省消委组织及省育婴行业协会代表参会,共同聚焦育婴行业消费维权和规范发展,守护千万家庭的育儿消费权益。
省市场监管局消保处处长杨鹰表示,育婴行业既是拉动消费、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更是关乎婴幼儿健康成长与家庭幸福的重要民生领域。此次开展消费调查评议,是我省对标国家扩大内需战略、贯彻落实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部署及省局诉源治理要求的具体实践。
根据现场发布的《湖北省育婴行业消费调查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4年1月至2025年7月,全省市场监管部门和消委组织共受理育婴消费领域投诉2655件,服务类投诉成为消费者投诉主要领域,儿童摄影、月子中心是服务类投诉重点经营主体。据悉,自今年7月起,省市场监管局、省消委通过消费调查、案例收集、协会反馈、媒体曝光、线索征集等多渠道调研梳理,最终形成《报告》,客观分析全省育婴行业消费领域发展概况,为破解行业消费痛点、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依据。
会上,还同步公布了育婴行业消费投诉黑榜单,这是湖北加强该行业社会监督、规范市场秩序的重要举措之一。省消费者委员会副秘书长熊莉表示,该领域被曝光的案件呈现高度相似性,多因预付式消费模式,导致消费者蒙受重大经济损失,为广大消费者敲响警钟。
针对行业突出问题,由高校学者、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及律师组成的专家评议小组,深入评议消费侵权典型案例并提出专业实操建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戴盛仪指出,根治乱象需经营、消费、监管三端协同:首要明确行业主管机构,牵头制定规则、规范资格认证;加强消费者教育,普及维权知识;推动行业协会与消委组织拟定行业示范合同,降低消费风险。
杨鹰表示,下一步将结合专家意见,联合省卫健委、省人社厅等相关部门加快制定《湖北省育婴服务行业监管办法》《湖北省育婴从业人员职业技能标准》,建立预付资金专用存管制度(要求经营者将不低于70%预付资金存入指定监管账户);构建跨部门协同监管体系;支持省消委联合行业协会制定行业自律公约并建立“红黑榜”;同时在武汉、宜昌、襄阳等月子中心聚集区及大型母婴商圈,设“育婴消费维权服务站”,提供“一站式”就近维权服务。
据了解,消费评议是省消委近年创新消费维权模式、参与社会综合治理的重要实践。该模式通过柔性引导提升行业软实力,最终以优化产品供给、提升服务质量为路径,助力行业以高品质赢得市场认可,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