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击碎”全球经济?
创始人
2024-01-12 06:05:23
0

原标题:谁在“击碎”全球经济?

根据美国经济分析局和美国人口普查局当地时间9日公布的最新数据,美国去年11月国际贸易逆差为632亿美元,继续保持赤字状态。

而其中,拖后腿的主要是货物贸易逆差。

△美国经济分析局官网截图

这让人颇感费解。

要知道,从特朗普政府开始,贸易就一直是白宫的核心议题。

为了让制造业回流美国、最大限度减少货物贸易赤字,美国甚至不惜对包括盟友在内的主要贸易伙伴发动贸易战。但结果却远不理想。

△“可视资本”网站:2022年美国货物贸易逆差达到1.31万亿美元,比十年前(2012年)的7910亿美元大幅增长了40%。

“不友好的朋友”伤害了谁

分析认为,美国贸易赤字连续多年高烧不退,不仅因为美国激进加息导致美元走强、影响了出口,更因为白宫处心积虑推出的一个个“美国优先”式保护主义政策并没能满足国内强劲增长的消费需求。

相反,这些政策的最大效果只剩下害人害己。

新年伊始,伴随着美国电池采购新规正式生效,越来越多海外电动汽车品牌失去了最高7500美元的税收抵免资格。

△路透社报道截图

这是拜登政府推出的标杆式保护主义产业政策——《通胀削减法案》带来的又一结果。

《通胀削减法案》连同《芯片与科学法案》等美式政策围绕绿色经济相关领域的产业链、供应链大做文章,试图借助本国低廉的能源成本和优厚的财政补贴,让优势制造业回流早已产业空心化的美国本土,以实现美国的所谓“再工业化”。

但事实表明,美国的“再工业化”还没实现,却坑苦了一众盟友。

澳大利亚电池材料生产商诺沃尼克斯公司负责人克里斯·伯恩斯日前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说,美国《通胀削减法案》提供的清洁能源补贴正将新兴技术企业从欧洲吸引到美国市场。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截图

美国智库“经济政策研究中心”曾以《不友好的朋友》为题发布研究报告指出,《通胀削减法案》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让美国成为新投资的首选地,促进由技术投资驱动的生产率增长,形成相对于世界其他地区的比较优势。

而“这将使欧盟特定行业遭受不可忽视的损失”。

△美国智库“经济政策研究中心”报告截图

受伤害的远不止欧洲。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克劳福德公共政策学院研究学者哈德威克等专家发文指出,虽然美国产业政策的主要目的是在国内产生效果,但其正影响全球供应链,特别是在亚洲。

文章援引韩国《韩民族日报》的评论直言:“美国正从自由贸易的守护者变成干扰者。”

△《亚洲时报》报道截图

文章强调,《通胀削减法案》和《芯片与科学法案》在帮助美国“脱钩断链”的同时,也对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亚洲盟友产生了冲击。

比如日本:美国出台《通胀削减法案》时,日本缺少符合补贴条件的与美双边贸易协定,因此日本电动汽车零部件供应有可能受到该法案的影响。

再比如韩国:鉴于《通胀削减法案》要求电动汽车的最后组装须在北美进行,韩国电动车和电池企业能在多大程度上享受美国所许诺的“好处”仍不清楚。

而对于世界其他国家来说,美国的政策是美国“朝着脱离运转正常的多边贸易体系的领导地位迈出的又一步”。

△《亚洲时报》报道截图

“‘去风险’本身就是最大风险”

靠着驾轻就熟的保护主义手段,为了一己之私大肆扭曲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并非某一届美国政府的专利,而是这个霸权主义国家不变的信条。

除了祭出形形色色的保护主义工具,“国家安全”幌子下的美式话术也在花样翻新。

从去年起,“去风险”开始取代曾被特朗普政府大喊特喊的“脱钩”,成为美国政客嘴里的一个新热词。

△《纽约时报》:“去风险”的说法可能比“脱钩”更具外交技巧

对此,国际舆论普遍认为,无论是贸易战、科技战,还是“脱钩断链”或“去风险”,其实质都是将经贸问题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意在损人利己,最终殃及的是国际社会的整体利益。

△世界银行9日发布的最新《全球经济展望》报告预计,全球经济增长将连续第三年放缓,从2023年的2.6%降至2024年的2.4%,比本世纪头十年的平均水平还要低四分之三个百分点。

联合国贸发会议上月发布的《全球贸易最新动态》警告,与2022年相比,2023年全球贸易总额将缩水5%;而对2024年全球贸易的预测仍然“存在高度不确定性,总体比较悲观”。

△联合国贸发会议官网截图

世贸组织总干事恩戈齐·奥孔乔-伊维拉此前曾批评说,自特朗普政府2017年宣布美国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以来,全球自由贸易就迎来逆风。

而在特朗普继任者拜登的领导下,美国又寻求对竞争对手进行科技封锁,并拉拢合作伙伴参与所谓的“去风险”战略,致使全球经济开始显现分裂迹象。这对所有人来说都将是“代价非常高昂的”。

据她估计,如果世界经济分裂为两大贸易集团,从长期来看,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将下跌5%,“相当于失去了整个日本经济”。

△《日经亚洲》报道截图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日前接受美媒采访时进一步警告,随着以维护“国家安全”为由的限制措施不断增加,地缘政治因素正引发全球经济分裂。

如果任由经济碎片化趋势继续,最终会使全球GDP损失7%,大致相当于法国和德国一年GDP的总和。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截图

无数事实提醒世人,个别国家以安全为借口搞“脱钩断链”,打着“去风险”旗号搞贸易限制,正成为世界经济的最大风险。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两新”政策效应显现 有效激发...   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新闻联播):各地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以来,通过优化流程、扩大范围、完善配...
5148.3万件、1432.6...   央视网消息:记者5月23日从商务部了解,截至5月22日,已经有4884.4万名消费者购买手机等数...
直达格鲁吉亚 中欧班列(武汉... 湖北日报讯(记者刘洁、通讯员徐晨)5月24日,中欧班列(武汉—霍尔果斯—波季/第比利斯)从中铁联集武...
“三链融合”激发动能,武汉大健...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郑一鸣 通讯员 刘海东、刘光磊)5月22日,武汉市大健康产业链党委揭牌...
全球连线|从安第斯到喜马拉雅:...   近日,在上海援藏力量的组织下,一支来自阿根廷萨尔塔省的青年足球队,与雪域高原的青少年们在西藏日喀...
湖北又有2人荣获全国道德模范,... 极目新闻记者 李晓梦 陈倩5月23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京召开,湖北2人被授予第九届全国道德...
老人花近3万元买400多瓶清洁... 近日,有消费者反映,家中老人遭遇“上门免费清洗”骗局,花近3万元买了400多瓶清洁剂,如果一个月用一...
祖坟挖出3公斤金砖?官员被曝找... 据“清风黔江”微信公众号5月20日发布的信息,经批准,黔江区监委对重庆黔江云之源足疗养生馆负责人王成...
厂商挺价意愿强烈!光伏产业链价... 光伏产业链价格在连续多周下行后,出现缓和迹象。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本周多晶硅...
法治精神润校园 洪山十二小师生...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何鹏 通讯员曾海鹰、董建丽)2025年5月是全国第五个“民法典宣传月”,...
好评中国丨守护“千年瑰宝”,传...   □何竹梅  5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洛阳龙门石窟,了解当地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推动文旅...
无人机执法,成都首批城管“飞行... 5月23日上午,成都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总队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操控员训练结业仪式在四川翔彭智航二号基地...
筑牢应对风雨的强大底气   “经济顶住压力稳定增长,延续向新向好发展态势”——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4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小城大业 | “为他人作嫁衣”...   丁集,安徽六安的一个小镇,却是中国最大的婚纱礼服生产和销售基地之一,每年生产销售近500万件婚纱...
半挂车为逃避追查侧翻,司机多处... 极目新闻记者 舒隆焕5月23日中午,知情者张先生向极目新闻记者反映,今年4月16日,辽宁沈阳康平县交...
近2000张废旧彩票折成心愿树... 极目新闻记者 周萍英通讯员 张乐昕 李海洲 杨露露陶片黏成炫彩花瓶,毛线拼贴出风景画,这些看似稀松平...
在鱼漂上学会等待:人生的智慧与... 夏日的阳光如同沉甸甸的金子,洒在我的肩头,伴随着我走向外公的家。那片后院的池塘,曾是我儿时的乐园,水...
网约车运现金、虚拟币“洗钱”?... 极目新闻通讯员 刘文芳经湖北省黄石市西塞山区检察院依法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对闻某等人提起公诉,近日...
51岁女子眼球突出如“金鱼”,... 极目新闻通讯员 彭锦云 石川近年来,越来越多市民开始关注甲状腺疾病,如体检中发现的甲状腺结节、甲减、...
新一轮降雨下周到鄂 预计强度和...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乐克 曾莉 通讯员 刘浩 周怡上一场强降雨刚落幕,“接力雨”又在赶来的路上。从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