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湖北日报10月22日报道,武汉民警胡志红利用业余时间创建互助群,发放防走失的定位钥匙,家属可通过手机小程序,实时查看走失者的位置。今年以来,700余把“回家的钥匙”从他的警务室发往全国各地,54次帮助迷失老人平安回家。他的行为展现出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科技更好地为人民群众生活需要服务。
阿尔茨海默病老人走失一直是社会难题,老人走失问题不仅给家庭带来伤痛,也需要耗费大量警力和社会资源。如今,通过发放具有定位功能的电子设备,让社区实现了再未发生因老人走失而报警的情况,科技的应用带来了效率的有效提升,同时也象征着科技创新与民生需求的完美结合,这把看似普通的定位钥匙,承载了深厚的社会关怀。
“回家的钥匙”虽小,却蕴含着基层民生治理的大智慧。这个项目的成功,离不开多方联动与合力,公安机关发挥着主导作用,胡志红警官凭借其专业能力和责任担当,成为项目的主力军。但是,这个项目并没有停留在公安机关的单独发力上,它成功联动起家庭与各个社区广泛参与,家属们纷纷加入进来,成为项目的参与者并积极推广。这种多方参与联动的方式,打破了传统治理中政府部门“单打独斗”的局面,由政府部门牵头引领,群众之间互帮互助,展现了由不同主体相互协同配合的基层治理“大智慧”。
现代科技正在深刻改变着基层治理的面貌。以上海市推进的“一网统管”运行管理体系为例,通过整合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构建起覆盖城市管理、民生服务等领域的智能化治理网络。科技赋能基层社会治理不仅体现在技术的创新应用,还体现在要将技术作为政府与社会、群众的连接枢纽。湖北省为特殊人群定制智能看护系统,一旦超出范围或主动按键求助,平台即刻生成警报,在基层智慧治理中强化“科技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宗旨,把握智能化趋势,让科技更好地服务于基层治理。这些创新实践证明,现代科技正在深刻改变传统基层治理模式,同时推动治理方式向精细化、主动预防、多元协同方向转变。未来,随着新技术的深度应用,基层治理将更加智能和精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基层治理不仅要对人民群众的困境深刻洞察,还需让科技与人文关怀巧妙融合、引领社会多元主体共同参,让科技进步始终沿着服务人民、温暖社会的方向前进。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饶千然(湖北宜昌“我们正当阳”团队、淯溪镇人民政府)
责编:丁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