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记者刘孝军、通讯员钟军、李锋、张吟霜)“这批30万株苗,20个小时后就能运抵广东湛江!”10月22日,宜城市龙头办事处太平村清馨家庭农场的红薯育苗基地里,负责人陈胂孛指着满载红薯苗的货车满脸喜悦。大棚内,30余名工人穿梭其间,麻利地采收着翠绿健壮的薯苗,经验收、计数、扎捆后,即将奔赴南方市场。
农民正在采收红薯苗。(通讯员 钟军 摄)
10月20日,30万株发往广西防城港;10月21日,30万株运往云南昆明……翻开销售记录,订单满满。“眼下热销的‘济薯33’,是与山东省农科院合作引进的脱毒品种,9月底上市的第二批苗,早被广东、广西、云贵等地商家抢订一空。”陈胂孛介绍,今年6月,首批苗全部销往河南、四川,实现“上半年供北方、下半年供南方”的错峰布局。
相较传统育苗,该基地以大棚覆膜、智能滴灌等技术破解天气制约,不仅实现稳定高产,更跑出“育苗加速度”。“每隔半个月就能收一茬,一批苗可连收3茬。”陈胂孛算了笔账,技术赋能下,脱毒薯苗成活率高、品质优,种出的红薯淀粉足、糖分高,每亩育苗纯收入超2万元,比普通育苗多增收3000元。
从11个大棚拓展至24个,从单一品种到“济薯33”“西瓜红”“龙九”“蜜薯”等多品种热销,凭借过硬品质,陈胂孛的脱毒薯苗打响了名气,他也成了当地公认的“红薯专家”。
今年,该基地可供应各类红薯苗1200万株,首次远销两广地区,为农场增收50余万元,更让4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一天能挣200多块,挣钱、顾家两不耽误!”正在采收薯苗的村民谭锡友笑着说。
作为红薯种植大市,宜城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10万亩以上,年产值近10亿元。近年来,当地锚定红薯产业“育苗、生产、储存、销售、加工”全链条,通过建设标准化育苗基地、完善仓储交易设施、引进深加工企业,推动小薯苗长成富民大产业,让“土里淘金”的路子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