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李霞)10月16日上午,武昌区徐家棚街道水岸国际社区服务中心内暖意涌动。居民魏某之父专程赶来,将一面绣着“悉心为民,排忧解难”的鲜红锦旗,郑重递到社区律师李星手中,字里行间满是对她帮自家解开房产过户“死结”的感激之情。
故事的起点,是魏某之父的一个心愿——把名下房屋过户给孙子,让这份牵挂有个安稳归宿。可心愿刚起,难题就来了:魏某的母亲在疫情期间不幸离世,这套房子因此涉及法定继承,无法直接办理过户。父子俩跑到不动产登记中心咨询,得到的答复是“需所有继承人共同到公证处办理继承权公证”,可其中一位继承人却明确拒绝配合。过户程序卡了壳,连带着家庭内部沟通也陷入僵局,魏家父子急得团团转。
就在一家人一筹莫展时,他们偶然得知社区有公益法律服务,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找到李星律师求助。耐心听完魏家的难处,李星律师立刻梳理法律关系,很快给出解决方案:“部分继承人不配合时,通过诉讼让法院出具法律文书,是最有效的解决路径。”她不仅明确建议魏某父子向辖区法院起诉,还主动帮他们理清诉讼思路,指明需主张“要求该继承人配合履行过户义务”的核心诉求。
案件受理后,李星律师没有一味追求诉讼效率,反而优先尝试用调解化解矛盾——毕竟家庭纠纷里,“和”比“赢”更重要。庭前,她多次与不配合的继承人沟通,耐心倾听对方顾虑,努力撮合双方和解,可惜因分歧较大,庭前调解未能成功。
进入诉讼程序后,李星律师始终以专业为支撑、以温情为底色。在法庭主持下,她依据《民法典》中关于继承、物权变动的规定,结合案情逐一向各方释法:从“法定继承的权利边界”到“物权变动的法律依据”,讲得清晰透彻;同时也没回避“诉讼耗时久、可能伤亲情”的现实问题,帮大家算好“时间成本账”和“情感维护账”。最终,在她与法官的共同努力下,原本对立的各方终于放下分歧,当庭达成调解协议,这场持续多月的房产纠纷就此圆满落幕。
拿着具有法律效力的法院调解文书,魏某父子顺利办完了过户手续,压在心头的大石头终于落了地。也正因这份沉甸甸的帮助,魏某之父特意定制锦旗,亲自送到社区,用最朴素的方式表达谢意。
面对居民的认可,李星律师笑着收下锦旗,语气却满是认真:“这面锦旗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责任。作为社区律师,能用专业知识帮居民少走弯路、解开难题,就是我们最该做的事。以后也会继续守在这里,把更贴心、更高效的法律服务送到大家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