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代护路人的对话(产经观察)
创始人
2025-10-16 16:02:21
0

  退休后,昂清在青海格尔木市一社区内进行义务服务。

  受访者供图

  多吉才旺在墨脱公路指挥道路保通。

  受访者供图

  昆仑山上,青藏公路运输繁忙。

  陈林培摄

  路,见证发展,记录变迁。

  时代在变,高原天路面貌在变。一条条隧道,一座座桥梁,让天堑变通途。

  时代在变,“两路”精神历久弥新。在建设和养护青藏、川藏公路过程中,形成和发扬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鼓舞一代代“交通人”顽强拼搏、勇毅向前。

  今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近日,记者奔赴雪域高原,采访两代护路人。他们的年龄相差近半世纪,距离相隔数千里,一个养护最早的进藏公路——青藏公路,一个守护地处祖国边陲的墨脱公路。

  传承

  高原护路难关处处,养路人坚持以路为家,坚守中华民族一家亲

  从西藏波密县城出发,扎墨公路在山体间蜿蜒起伏——海拔从2700米遽然升到3700米,穿过一条近4公里的隧道后,又猝然降至千米。

  如此的大起大落,在约百公里长度内完成。巨大的落差,让山路几乎贴着山体修建,甚为陡峭。这里年降水量超过2000毫米,更是造成滑坡、洪水频发。

  一场暴雨刚歇,西藏林芝公路发展中心波密养护段二工区长多吉才旺眉头紧蹙。这里断裂带交织,常遭遇水毁、塌方、泥石流,眼前这条117公里的墨脱公路修了整整52年。通车10多年来,灾害仍然高发,阴雨正是道路的“大敌”。

  收拾好工具,多吉才旺和工友出门巡路。穿过嘎隆拉隧道,转过一个急弯,忽见一棵粗壮的巨木倒伏,横在窄路中间。纵身下车,多吉才旺赶忙带着工友忙碌起来。半小时许,挪开巨木、清理枝杈,往来车辆重新流动起来。

  高原之上,难关处处。青海格尔木五道梁家属院,年过耄耋的昂清翻出照片,泛黄的相纸上,年轻时的他正在青藏公路上拉着独轮车运砂石。

  “安多养护段冬天零下三四十摄氏度,哈气便成冰。”老人声音沙哑地回忆,“当时,路面冻裂了,得先用火烤化冻土再铺砂石。手冻得握不住铁锹,就揣在怀里焐暖。脚冻麻了,就在雪地里跺脚,接着干。”

  1965年一个冬夜,一场暴雪突降,十几辆货车受困。昂清和工友们顶风冒雪,拿着铁锨、镐头等简易工具清理了两天两夜。“风像刀子刮脸,吹着雪灌进脖子。但我们看到司机焦急的眼神,就一心想着赶紧通路。”

  艰难之下见热血。“一切都是凉的,还好血和沥青是热的。”昂清打趣道。

  这份热血,基于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坚守。昂清是青藏公路首批藏族养护工,1963年入职时,道班以汉族、回族工人为主。“有的教我养护技术,有的教我汉语,大家同吃一锅饭、同住一顶帐篷。”昂清回忆,好几次他发高烧时,工友们让棉被、煮姜汤;他则把家里的酥油茶、糌粑分给大家,“不分民族,有困难就互帮互助。”

  这份热血,化作以路为家的传承。“我生在道班、长在道班,父母和祖辈都是养护工,是‘养护三代’。”多吉才旺从小看着前辈们早出晚归的生活、听着他们养路助人的故事,打心底想“成为像父亲一样的人”。

  2013年底,扎墨公路通车,道路养护人员招募工作启动,多吉才旺毫不犹豫报名参加,成为一名高原养路人。10多年过去,凝成冰的雪一次次化去,路上的坑被一个个修复,父亲的一句话始终在他脑海中萦绕:“公路是高原生命线,守好路就是守住希望。”

  变迁

  路况优化、技术升级,公路养护逐步实现机械化、专业化、集约化

  秉承“两路”精神,几代人接力养路、携手护路。新老交替中,中国交通向上跃升的轨迹清晰可见。

  代际接力中,路况在优化。

  “以前,青藏公路是简易土路,下雨泥泞、晴天扬尘。”昂清记得,他刚工作时,养护公路全靠人力,“拉着独轮车运砂石,一天下来肩膀被粗绳勒出血痕”。

  20世纪80年代后,道班陆续配备手扶拖拉机、翻斗车,“条件改善,效率翻倍。”如今的青藏公路,柏油路面宽阔平坦,路边有防护栏、警示标志,开车从安多县至拉萨市,时间从两天缩至一天。

  墨脱公路的变化更加显著。2014年多吉才旺入职时,公路还是土路,“波密到墨脱全程近120公里,要走12小时,雨天车辆常陷进泥坑,有的坑大到可以躺一个人进去!”2017年,路面硬化改造升级,柏油路通到墨脱县城,“行程缩短到3个多小时,雨天也能顺畅通行”。

  如今,西藏建成了以拉萨为中心,内连四川、云南、青海、新疆等省区,外接尼泊尔的公路大通道,还建成了林芝至拉萨、那曲至拉萨、拉萨至日喀则等高等级(高速)公路,“五城三小时经济圈”综合立体交通网加快形成。截至目前,西藏公路通车里程达12.49万公里,其中,高等级公路1196公里。

  新老交替中,养护技术在升级。

  “以前,10人清理一处塌方要3天,现在挖机配合装载机,1天就能恢复通行。”多吉才旺告诉记者,设备迭代让养护效率大幅提升。如今,他的团队配备了挖机、装载机、18吨级翻斗车,八成以上工作靠机械完成。

  技术进步,让安全保障水平有效提升。2008年,昂清守护的青藏公路实现世界首例在高寒冻土区铺设“黑色化”等级路面,“多年冻土青藏公路建设和养护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两路”,逐步由原来的砂石路面,改造为现在的沥青或水泥混凝土路面。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新时代以来,养护工作从肩挑背扛进化到机械设备,从要素投入转变为创新驱动,织就了一张内联外畅、通乡达村的路网。“近年来,全区已建立公路交通应急队伍和应急指挥平台,应对突发灾害和抢险保通能力大幅提升。”西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西藏公路的列养率达100%,公路养护逐步实现机械化、专业化、集约化,国省公路沿线设置了142处服务设施,长期为过往车辆和司乘人员提供服务和救助。

  跃升

  一代代人接力守护,让四通八达的道路成为幸福之路、团结之路

  一代代人接力守护,高原天路接续“焕新”。从昂清到多吉才旺,从青藏公路到墨脱公路,“两路”精神的传承赓续,让我们重新认识了路的意义。

  这是一条幸福之路。

  “路通了,好日子就来了。”昂清告诉记者,青藏公路通车后,便成为进藏“生命线”。“以前,物资靠人背马驮,现在,大货车运进粮食、建材、药品,运出青稞、牛羊肉。”这些年,他亲眼见证了那曲从一个小村落成为一座高楼林立的城镇,“过去,牧民外出看病难、上学难。现在,医院、学校建在家门口,铁路也通了,去拉萨很方便!”

  道路畅通,让“高原孤岛”墨脱焕发生机。“10多年前,我第一次来墨脱,全县只有寥寥几家商铺。现在,超市、酒店、农家乐在县城遍地开花,人来车往,热闹得很。”最让多吉才旺感慨的是物价,“过去,许多商品都要背夫扛进县城,买一罐饮料要花十几元甚至几十元。随着道路通畅,物资补给更容易,墨脱的物价跟外界几乎没有差别。”

  道路通,百业兴。看公路,青藏公路四季通车,成为进藏公路中最繁忙的公路之一;看铁路,青藏铁路、拉日铁路、拉林铁路构成“Y”字形主骨架;看航空,形成1干7支机场布局,从拉萨出发1日之内畅达全国……公路、铁路、航空齐头并进,让“世界屋脊”人员物资进出更加便捷。

  这也是一条团结之路。

  采访中,昂清告诉记者,他曾帮一个回族商人推出深陷泥坑的货车,后来每次路过道班,那个商人都会带来茶叶、糖果,“像走亲戚一样”。多吉才旺提起,路通了,更多人走进高原秘境,如今,墨脱学校里,各民族孩子“一起学习、不分你我”。

  “交通畅达,让藏族同胞更好融入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大家庭中。”西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将以路为依托,扎实做好各项民生工作,进一步提升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曾经,从长安到逻些,唐蕃和亲队伍要走两年三个月。如今,12万多公里公路总里程、1359公里铁路运营里程、183条国际国内航线,将雪域高原和世界紧密相连。

  新时代,关于路的篇章,仍在延续书写。

  退休后,昂清每天都去青藏公路边散步,捡拾路边垃圾,“守了一辈子路,我放不下。”

  多吉才旺语气坚定:“爷爷修的是生路,父亲护的是出路,而我守的是致富路,只要路还在,我就接着干。”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文化勃兴·文化遗产保护浓墨重彩...   央视网消息: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十四五”期间,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可以说是浓墨重彩,我...
红星照耀中国|六天六夜谱出民族...   10月18日,在“红星照耀中国:从伟大胜利走向伟大复兴”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启动仪式上,一级演员、北...
延安革命纪念馆馆长刘妮:延安给...   18日,“红星照耀中国:从伟大胜利走向伟大复兴”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革命圣地延安隆重举行。活动现场...
看!竹溪这里致富有“鹿”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段锐、唐锐、涂慧)当秦巴山区的第一缕晨光掠过竹溪县蒋家堰镇的山头时,一阵呦呦...
十堰成功避险8起地质灾害!避免... 湖北日报讯(记者许应锋、通讯员刘伟、杨占鳌、陈庚)今年9月以来,十堰市出现持续性降雨天气,导致岩土含...
随州首届全程马拉松燃情开跑 湖北日报讯(记者易雯、通讯员刘青松)10月19日上午7时30分,伴随着清脆的鸣枪声,2025随州全程...
女子长时间坐车后心跳骤停!警惕...   近日,到浙江杭州游玩的一名女子坐了16个小时动车后,心跳骤停,被紧急送往浙大二院抢救。  患者女...
换一换主食,全身炎症水平都降低...   在很多重大疾病发展过程中,“炎症反应”是重要一环,涉及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等。慢性炎症与多种因素有...
乘客开门致人重伤,司机判赔15... 广东汕头一辆小车靠边停车时乘客开门,导致电动自行车翻车,60岁驾驶者刘某重伤昏迷。10月19日,南都...
襄阳马拉松“赛事与日常” 和谐... 10月19日,襄阳马拉松运动员们跑过古城临汉门。城门洞内市民漫步古街,游客举着相机定格飞檐斗拱,生活...
“圭亚那迈向现代化进程的里程碑...   在圭亚那首都乔治敦西部,德梅拉拉河奔涌流向大西洋。1.8公里宽的河面上,一座钢筋混凝土斜拉桥凌空...
藏在海报里的延安高质量发展新图...   延河日夜奔流不息,红色大地经年气象万千。在延安精神的照耀下,一部厚重的新城市发展史在激昂地书写着...
“野人孩子”最新进展,警方:孩... 吕雅萱 倪纷纷/中国新闻周刊 近日,在雅西高速四川石棉服务区,有网友拍到一个全身赤裸的孩子,该网友...
新华社评杨振宁:向宇宙问路,为... 新华时评|向宇宙问路,为祖国燃灯 一部跨越百年时空、融汇东西方科学与文化的传奇史诗,翻到了最后一页。...
“南天门计划”硬核上新!未来真... 科幻IP“南天门计划”上新了! “紫火”概念战机模型首次亮相 棱角分明的炫酷机身 可旋转的动力舱……...
“六王赛”600万美元巨奖归了... 极目新闻记者 陈凌燕辛纳(左)与胜阿尔卡拉斯(视频截图)北京时间10月19日凌晨,2025年度沙特“...
最早字谜现身战国楚简 2300...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讯(记者海冰 刘澍森)“羊才(在)火上,玄裘甚好。”“三乙结中,凡亓(其)数九。”...
“襄马”今日鸣枪起跑 奖牌尽... 完赛奖牌 通讯员供图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讯(记者邬晓芳 通讯员向长海 王皓月)10月19日,备受瞩目...
中国首位00后洲际拳王在澳遇袭... 周润琪在救护车上周润琪在国内参加比赛 图源:新乡市融媒体中心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讯(记者邓波)近...
湖北加快打造消费新高地 向“新... 编者按10月18日,《人民日报》一版“活力中国调研行”专栏,刊发重要报道《湖北加快打造消费新高地 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