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记者刘洁)10月14日,从武汉市“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武汉篇章”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七场)上获悉,“十四五”以来,武汉市持续推进国际交往中心建设,在开放平台、经贸规模、国际交流与服务环境等方面取得多项突破。
五年来,武汉市成功举办多场重大主场外交活动,包括《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上合组织民间友好论坛等,塞拉利昂总统、古巴副总理等外国政要相继访汉。目前,法国、美国、韩国、英国已在汉设立总领事馆,俄罗斯驻武汉总领馆也已进入筹备阶段,实现联合国四大常任理事国均在汉设领。
截至目前,武汉已与全球65个国家的127个城市建立友好关系,其中国际友好城市29个、友好交流城市98个,总量位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此外,武汉还建立了百余对国际友好基层单位,涵盖学校、医院、科研机构、景区等,并通过“友城常青”工程实施80余个重点对外交流项目,荣获全国友协颁发的“特别贡献奖”。
武汉连任2024—2026年度世界大都市协会董事会成员,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在文旅、教育、体育、设计、医疗等领域开展多样化国际交流,推动城市国际化形象不断提升。
武汉市持续推进外籍人士“家在武汉”工程,启用市区两级移民事务服务中心,全面落实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全程网办”。目前,外籍人员子女学校达6所,国际化社区51个,国际化医疗机构3家,均提前完成“十四五”目标。同时,市政府门户网站已完成5个语种外文版升级,公共场所外文标识译写不断规范。
在外事服务方面,武汉构建“一网一端一平台”服务体系,近三年支持400多家外向型企业“引进来、走出去”,并通过APEC商务旅行卡等政策工具助力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今年2月,国务院批复的《武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明确了武汉市打造中部对外交往中心的功能定位。下一步,武汉将继续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大局,提升城市外交能级,优化国际交流环境,全力打造内陆开放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