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仁玺 通讯员 杨羽
9月23日,秋意微凉,秭归县茅坪镇移民安置区的产业工地上却是一派火热。
武汉市今年援助900万元的A03厂房已矗立而起,静待月底验收。不远处,由武汉市参与援建的A01厂房已于今年3月建成投产,预计年产值突破2000万元,创税180余万元,带动60余人稳定就业,成为秭归光机电产业发展的重要助力。
宜昌市三峡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武汉市2025年度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的1400万元援助资金已全部到位,专项用于秭归、兴山、五峰三县的9个重点项目。
全国对口支援三峡库区33年来,武汉的帮扶从未间断。“十四五”期间累计落实援助资金7720万元,援建重点项目46个,精准对接库区最迫切的发展需求。
9月22日,在兴山县南阳镇一线天南阳河国家水利风景区旁,村民刘明贵的炕土豆摊位前围满了游客。随着郑万高铁通车,南阳镇依托便利的交通和景区客流优势,在武汉市100万元启动资金支持下,于2023年正式启动一线天路边经济示范点项目。
“现在停下来玩的游客更多,我也就更忙了。”刘明贵一边翻动着锅里的土豆,一边笑着说道。今年6月,这个项目正式移交村集体管理,商户纷纷入驻,有的正加紧装修,计划售卖农副产品与特色酒品。
夜幕降临时,秭归县郭家坝镇米仓口隧道内,自发光反光构件在车灯照射下宛如“时空隧道”。而在2018年前,这些隧道还因资金问题长期“失明”。武汉的援助资金让这些隧道流光溢彩,不仅保障了交通安全,更成为沿江生态旅游廊道的亮丽风景线。
为打通库区特色产品出村进城的“最后一公里”,武汉市常态化开展农产品展销会,让秭归脐橙、兴山薄核桃、五峰茶叶等特色产品走进武汉千家万户。2024年,武汉市在兴山举办对口支援交流座谈会暨农产品展销活动,促成4家武汉企业与库区企业现场签约。
除了基础设施与产业发展,武汉还聚焦库区人才培养和情感交融。
今年4月,武汉市教育局召开研学资源推介会,深化与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的教育互动。2018年以来,武汉32所优质中小学与五峰土家族自治县31所学校开展“手拉手”结对帮扶,开展跟岗学习、线上线下培训,努力提升当地办学水平。武汉帮扶学校还累计捐款捐物200多万元,组织万余名学生赴五峰研学。
近年来,武汉市陆续派出多批干部和技术人才赴三峡库区交流指导,同时接收库区干部来汉培训,组织专家团队深入一线提供技术支持,累计为当地培训各类人才千余人次。
据了解,今年武汉市对口援建的9个项目涵盖产业振兴、基础设施、民生改善等多个领域,包括秭归县茅坪镇移民安置区产业转移、兴山县古夫河山洪沟治理、五峰麦庄村烟叶育苗基地建设等。目前,5个项目已完工,4个项目正有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