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作为独居动物,许多猫为何会经常聚在一起?它们究竟在干嘛?
创始人
2024-12-21 13:35:25
0

你有没有见过一群猫坐在一起“开会”,笔者小时候就见到过,当时家住农村,由于老鼠比较多,所以家家户户基本上都会养一只狸花猫,这些猫平时都是半散养的,来去自如,无拘无束,偶尔家里开个荤会奖励它一点肉,几乎不需要单独的喂养。

记得有一天,我妈让我爬梯子去摘爬到了屋顶上的丝瓜,爬上去之后我看到了邻居的院子,邻居一家常年在外,只有过年才回来,所以院子里很乱,地上长满了杂草,不过,里面却有七八只猫正在水缸附近,其中一只猫站在水缸盖板上,还有一只猫站在水缸旁的几块砖头上,剩下的几只猫散落在水缸周围,它们非常的安静,像是在密谋着什么?

从那天开始,隔三差五天气好的时候我就会踩着梯子趴在墙头上看它们“开会”,只是不知道它们聚在一起的真正目的?

猫聚在一起与祖先的习性有没有关系?

家猫是由野猫驯化而来的,确切的说是斑猫,不过,斑猫有6个亚种分化,根据基因分析,家猫是由斑猫的非洲亚种,也就是非洲野猫驯化而来的,驯化的时间大约在距今约9000多年前,最早将它们驯化的是古埃及人,之后被古埃及人带到了世界各地,成为了人类灭鼠的好帮手。

非洲野猫

因此,我们从非洲野猫身上或许能找到家猫聚在一起的答案。非洲野猫并非非洲独有的动物,只是它在非洲大陆上有着广泛的分布才得名,除了非洲外,西亚、中亚以及我国西北地区也是非洲野猫的分布地,所以,非洲野猫又称亚非野猫。

从栖息环境上看,非洲野猫主要栖息在干旱草原、灌木丛以及沙漠环境中,由于这些环境中本身就干旱少雨,也没有大的河流,所以,非洲野猫对水是比较抗拒的,这也导致了多数的家猫非常的讨厌水,尤其在洗澡的时候非常的抗拒。

而且在非洲野猫的食谱中是没有鱼的,猫之所以会吃鱼,一方面是因为鱼也是充满了蛋白质的肉,一方面是因为在驯化后,人们总是会用一些小鱼、鱼头等喂猫久而久之形成的一种食性。

与大多数的猫科动物一样,非洲野猫也是高度独居的动物,它们除了繁殖期会短暂的两两成对外,其他时候都是单独活动的,并且有着较强的领地意识,对于进入领地的同类有着极强的攻击性。

在生气时,非洲野猫喜欢躬起身体,竖起体毛,并且发出呼噜噜的声音,这是一种让自己看起来更大、更凶的震慑对手的一种手段,这个行为家猫也完美的继承了。

从非洲野猫的习性来看,它是独居动物,没有聚在一起的习性,对于同类在非繁殖期,它们充满了敌意,完全不会像家猫那样安静的聚在一起。那么,家猫的这个行为是不是繁殖期的表现呢?答案也是否定的。

家猫的发情期通常集中在春秋两季,最近几天天气变暖,我家楼下已经有猫在半夜发出凄厉的叫声了,这其实就是它们发情期用来吸引异性的,笔者观察过家猫的繁殖,在发情期,通常是母猫频繁的发出叫声,其叫声在深夜穿透力极强,能够将附近的公猫吸引过来。

之后,多只公猫会在母猫周围游走,然后公猫会发出短暂的叫声,目的是想要用叫声吓退竞争对手,但通常这是徒劳的,既然吓唬不行就免不了一场大战了,在大战时,公猫们会一边大声的尖叫,一边攻击对方,胜出者就会拥有交配权。

也就是说家猫在繁殖期会更具攻击性,对同类同性的包容力更弱,所以显然家猫不会为了繁殖才聚在一起的,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独居的猫会七八只和平的聚在一起呢?我们接着聊。

家猫聚在一起的真正原因

多只家猫聚在一起的行为是阶级和稳定结构形成的体现,国外的一些研究猫的专家就对猫的这个行为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和分析,结果发现区域性的猫更倾向于形成稳定的不同群体,而一般情况下,这些群体成员是同性别的,而且通常是成年雌性,也就是说我们看到的猫咪开会,实际上是一场“妇女代表大会”。

而且这些群成员通常是有一定的血缘关系的,它们通常是由多代母猫构成的合作繁育体系,也就是说这些猫都是亲戚,只是亲戚也有远近而已。

它们共同组成了一个非常稳定的群体,除了繁殖期,它们经常相聚,而且并不是一直蹲在那不同,它们也是有互动的,包括但不仅限于帮助对方梳理毛发、相互摩擦、去闻对方的尾部互换气味以及低声的叫等等,其实这是家猫向社会化迈出的重要一步,它们不再对同类有敌意,这样的好处就是母猫们可以共同繁育和照顾后代,就像狮群中的母狮一样。

狮群中的母狮就是合作繁育机制的代表物种,一旦有幼狮出生,族群中所有成年母狮都会泌乳,它们都可以哺乳后代,这会增加后代的成活率,显然一些家猫已经领悟到了这种繁殖机制。

那么,是什么促使了家猫向这种繁殖机制去进化呢?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食物。在野生环境下,野猫对同类的敌意有相当一部分原因是处于对领地的守护,而对领地的守护其实就是对活动范围内猎物的保护,归根结底还是食物的关系。但是在人的饲养下,它们的食物有了双重保障:自己捕猎(人类居住地内老鼠密度较高)和投喂。

食物得到了保障,猫对同类的敌意自然也就下降了,这是促使它们能见面不打架的一个主要原因。

第二:人的影响。猫不是“易耗品”,尤其是在当下,农村地区的老鼠比起以前来也少的多了,所以多数人已经不需要猫作为捕鼠的工具了,如果再没有宠物的需求,猫就容易被抛弃,即使不被抛弃,猫的幼崽基本上也活不长,因为人不希望有如此多的猫在家里。

这使得猫幼崽的成活率大大的降低,但繁衍后代是所有动物的本能,如何提高自己后代的存活率也是所有动物必须要思考和做出改变的一个问题,而母猫的集群恰恰解决了这个问题,因为它们可以找一处无人打扰的地方,一起繁育后代,然后共同的去照顾后代,提高后代的成活率。

写在最后

猫是独居动物这个说法在家猫这要改一改了,尤其是农村地区散养的猫或者是流浪猫,它们正在向着有稳定的社会结构发展,这是为了更好的生存所做出的改变,非常的像唯一群居的猫科动物狮子。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移动医院”上门、健康服务到家...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袁鸣)胸前党徽闪耀,心中使命滚烫。近日,湖北省荣军医院党员先锋医疗队怀...
还在等DeepSeek R2?... 5月28日,DeepSeek官方宣布DeepSeek R1模型已完成小版本试升级,欢迎前往官方网页、...
特朗普政府下令暂停留学生新签证...   当地时间5月27日,据美国政治新闻网站“Politico”报道,特朗普政府已暂停新的学生签证面谈...
儿童节学生用品选购注意啥?市场...   央视网消息:据市场监管总局消息,“六一”国际儿童节即将到来之际,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消费提示,帮助家...
主动投案!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原...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原党组成员、副局长张建华涉嫌严重违纪违法,主动投案,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
端午健康吃粽子别让美味变“负担...   每年端午节,家家户户都离不开一样美食——粽子。圆润饱满的糯米、散着清香的粽叶,加上鲜肉、蛋黄、豆...
何以中国丨这些新疆出土的印章 ...   你知道吗?印章作为一种权力的凭证和信物,在中国已有三千多年的发展历程。新疆出土的大量印章,最早可...
高考倒计时10天 情绪调节“锦...   一年一度的高考马上要来临了,对于考生来说,高考不仅是知识与能力的考验,更是一次心理韧性的修炼。很...
杜苏芮、苏拉、海葵被“除名” ...   记者今天(5月28日)从中国气象局获悉,在今年2月份召开的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第57次届会上,...
美国教育界人士:政府对国际学生...   美国政府5月27日向各联邦机构发送信函,要求终止与哈佛大学剩余的所有联邦合同。此外,特朗普政府已...
东湖评论:荆楚大地道德星光何以... 近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京召开,授予60名(组)同志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239名(组...
焦点访谈|15分钟生活圈、社区...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城市就像一个有机生命体一样,在岁月的长河当中不断演进。随着时光的流转,也...
襄阳市昭明小学开展欢庆六一暨校...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王懿 通讯员 向继学)5月28日,以“昭明新声代,追光少年梦”为主题的...
“童”心协力分垃圾 六一闯关赢...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曾春梅、王婷婷、杨月)为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同时提升儿童垃圾分类意识...
沙市区消防救援大队开展中高考考...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彭翔宇)5月26日至27日,荆州市沙市区消防救援大队对辖区内9个中高...
襄阳市昭明小学阳光体育大课间展...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向继学 杨师楚)5月25日,“2025年襄阳市中小学生‘向阳杯’阳光...
浓浓端午情 共筑幸福家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刘涛 丁玲)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厚植家国情怀...
专访丨“希望与中国携手共建”—...   新华社土耳其加济安泰普5月28日电 专访|“希望与中国携手共建”——土耳其加济安泰普市长期待古丝...
也门萨那机场遭以军空袭! 当地时间5月28日,总台报道员称从也门首都萨那国际机场方向听到两声爆炸声。随后也门胡塞武装高级官员向...
日本失去世界头号债权国地位 参考消息网5月28日报道据共同社5月27日报道,日本财务省27日称,尽管对外净资产增至创纪录高位,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