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如何?’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福耀玻璃集团的董事长曹德旺,是典型靠自己努力白手起家的著名企业家。他也是一个备受争议的慈善家,捐款百亿的商业巨鳄,为何只愿意给老家捐50万?当记者就此事件采访过曹德旺,他道明了原因:原来当年曹德旺家道中落,一家人生活十分困苦的时候,居然因为没钱被家乡人赶出了村子。说来也唏嘘,年轻时被家乡人伤透了心,成功后的曹德旺于心不忍捐款数十万,没想到还是被外界指责。
家道中落
曹德旺年轻时十分吃苦耐劳,曹德旺在街上拉过板车,走街串巷卖过水果,为了谋生干过不少苦力活。谁曾想到,在炎炎夏日汗如雨下的曹德旺,出生在一个条件十分优渥的商人家庭。曹德旺的父亲曾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富豪,是当地最有名的百货商店永安百货的股东。曹德旺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小少爷”,家里佣人成群,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
无奈命运给曹德旺开了一个很大的玩笑,原本不用辛苦在底层打拼、一出生就站在高起点的曹德旺,运气却不怎么好。当年的上海局势混乱、社会动荡不安,曹德旺的父亲不愿意一家人生活在担惊受怕中,于是决定带着万贯家财回老家避难。按照曹德旺父亲的计划,他们一家人坐一条船,另外雇一条船专门来装财产和一家人的行李。在那个没有电商、没有快递、没有银行卡的年代,举家搬迁时,万贯家财都只能明晃晃地在海上飘。
果然,曹德旺的家人安全到岸之后,满满一船的财产却没有到,船运公司给出的解释就是船沉了。这个消息对于曹德旺一家人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虽然随身携带了一些必要的金银财宝,但这些远远不够在老家过曾经的富足生活。置办好一切之后,曹德旺的父母两手空空,家里一贫如洗,只好再谋生路。曹德旺年幼时的富足生活一去不复返,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曹德旺14岁就出动辍学、外出谋生。
艰苦工作获成功
此后就是15年艰难困苦的生活,夏天他要顶着烈日做苦力活,冬天又只能在冰天雪地中东奔西跑,手上、脚上都生了冻疮也不敢停下来。到水表玻璃厂当采购员之后,曹德旺因为有了稳定的收入,日子变得好起来。在底层打拼的一二十年时间里,曹德旺始终脚踏实地,等待着属于自己的机会。拼命工作攒下一些钱后,曹德旺依然辞职自己当起老板。他的钱不多,只够收购一个濒临倒闭的水表玻璃厂。但曹德旺敏锐的商业嗅觉,让他以一己之力将这个小厂起死回生。
当时国内经济状况好了起来,人们手里有钱了就开始买进口轿车,改善自己的生活。曹德旺发现:国内越来越多轿车,却很少有玻璃维修厂,轿车玻璃也基本依赖进口。于是,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从荷兰引进设备,请了专业人才来研究汽车玻璃。斥巨资研究出了质量好、价格优的国产挡风玻璃后,曹德旺成立了福耀玻璃公司。他以踏实沉稳、不惧风险的作风迅速靠着质量过硬的产品,在国内市场站住了脚。
曹德旺没有停止发展的脚步,他一鼓作气将福耀玻璃公司的产品卖到美国,打开了国际市场,成功成为中国玻璃产业的巨头。辛苦打拼起来的曹德旺不忘初心,念着自己在底层打拼的日子,也很感激政策对他的扶持。所以成功后的他热衷慈善,中国面临天灾时,总能看见曹德旺的慷慨捐款行为。除了大义捐款以外,曹德旺还总是亲临灾区,给予灾民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结语
新冠病毒肆虐中华大地的时候,曹德旺又在网络上火了一把,因为他直接捐款1.4亿支持抗议,是真正心怀民族正义、家国情怀的民族企业家、慈善家。曹德旺也曾为我国的扶贫事业做贡献,他在贫困山区修建了多个住房,免费给山区的人们住。还在山区修建学校,让孩子们可以安心学习。他给自己的家乡捐了50万,某些言辞偏激的网友还指责他不知感恩,对着故土却只拿出50万,殊不知家乡给他的温暖太少,沉甸甸的50万也算是以德报怨了。
参考资料:《论语·宪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