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月球探测器为什么“没完全成功”?
创始人
2024-01-22 08:05:06
0

原标题:日本月球探测器为什么“没完全成功”?

【环球时报记者 樊巍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王辉】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开发的SLIM小型探测器20日在月球表面着陆,实现日本登月零的突破。日媒称日本成为继苏联、美国、中国、印度之后第5个实现登月的国家。不过,着陆后太阳能电池无法发电,此次探月任务很可能提前结束。日方宣称本次任务“刚好及格”。此前俄罗斯、印度、美国也分别在探月过程中出现故障。落月难在哪里,为何航天大国这么重视对月球的探测?

已实现“最低限度成功”?

JAXA表示,虽然目前能接收SLIM的通信信号,SLIM也能接收地面的指令并执行,但SLIM的蓄电池电量有限,预计只能工作几小时,JAXA团队正在分析数据,以寻找太阳能电池板的故障原因。JAXA专家在记者会上表示,项目团队目前能做的就是努力将已经获取和存储的数据传回地球,从而使此次探测任务的科学回报最大化。

JAXA的另一名官员表示,太阳能电池板并未在着陆过程中受损,故障可能是由于探测器没有指向正确的对日方向造成的。项目团队表示,蓄电池供电结束并不意味着任务结束,他们寄希望于SLIM能在某个时刻“苏醒”,假设SLIM降落在非预定地点,太阳能电池板与太阳之间的角度随着时间推移,有可能会调整到一个适合角度,这样就有可能产生逆转困境的、足够的电量,当然这还取决于SLIM能否熬过寒冷的月夜。但有地面人员表示,这种方式并不确定,因为随着SLIM电量耗尽,无法正常运行,太阳能电池板就有可能会因月球白天的高温损坏。

尽管希望渺茫,但JAXA认为,此次任务已经达到了“最低限度成功”的标准,因为此次任务的目的是在预定目标地点误差100米以内的地方实现“精准着陆”。当被问及对SLIM的登月行动可以打几分时,平日里以发表“严厉评论”而闻名的JAXA宇宙科学研究所所长国中均表示,此次任务可以说获得了60分,勉强通过测试。

日本《读卖新闻》21日在社论中称,SLIM的特点是体积小、重量轻,并是世界第一个展示“精准着陆”的探测器。这一点意义重大。今后,通过“精准着陆”有可能从“在能够着陆的地方着陆”变为“在想要着陆的地方着陆”。然而,此次SLIM采用新方法着陆并不完全成功,有些地方让人难以释怀。

国际宇航联空间运输委员会副主席杨宇光1月21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日本的SLIM是否成功实现了软着陆,这一说法还有待观察。因为现在虽然SLIM降落在月面,并与地面取得联系,但尚不清楚所出现的太阳能电池板的故障是否是着陆过程中造成的,如果因为软着陆的冲击造成探测器上部分器件无法正常工作,也很难判定SLIM成功实现软着陆。

此外,杨宇光认为,SLIM特殊的着陆方式也有可能导致太阳能电池板故障。“SLIM的设计比较‘奇怪’,其着陆过程不是此前各种探测器正常的着陆方式,而是用火箭发动机减速,再主动倾倒呈现‘躺平’状,假使在这个过程中,太阳能电池板朝向了不合适的方向,这都不能算作软着陆完全成功,一切都要等到一个月昼后,待月日处于一个合适的相对位置时,再看SLIM能否实现充电。”杨宇光称。

登月为何这么难

日本此次称不上完全成功的登月任务,再次凸显登月难的现实。以去年为例,虽然多个国家的航天机构都开展登月任务,但多以失败告终,部分取得历史性突破首次登月的国家,后续也遭遇探测器故障等问题。

2023年4月,世界首个民间企业挑战登陆月球,日本私人航天公司Ispace的“月兔-R”月球着陆器试图在月球表面软着陆时坠毁。2023年8月,俄罗斯的“月球-25”号探测器计划在月球南极的博古斯拉夫斯基陨石坑附近软着陆时出现异常。随后,俄国家航天集团发布消息说,根据初步分析,探测器偏离预定轨道,撞上月表后失联。同样是在8月,印度的月球探测器“月船3号”在月球南极附近着陆,印度成为继苏联、美国及中国后第四个实现月球软着陆的国家。然而,在进入休眠状态后,“月船3号”未能被唤醒。

而在本月,承载着美国五十多年来首次登月愿景的“游隼”月球着陆器,在发射升空不到24小时后,因故障导致推进剂出现“严重泄漏”宣告任务失败,并于美国东部时间1月18日在南太平洋水域上空重返地球大气层时烧毁。

世界航天技术不断发展,为何探月难度依旧很大?对此,杨宇光认为,但凡要实现软着陆的月球探测器,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推进剂的重量在探测器总重量中占比很大。这是因为在实现软着陆过程中,几乎每一个步骤都要精准精确,需要推进系统深度参与,燃料需求很大。

“无论是飞往月球过程中的中途轨道修正,还是只有一次机会的近月制动,以及后续的降轨调相和减速着陆,这些过程都需要十分精确。当探测器从绕月轨道软着陆到月面时,相当于从每小时五六千公里的速度减到零,任何控制上的细微误差,都可能导致坠毁。从以上这些过程可以看出,整个落月任务实施过程难度很大。”杨宇光称。

为何航天大国接连探月

截至目前,人类探月的成功率在50%左右,虽然总体成功率不高,但全球各大怀有太空雄心的国家都争相尝试。月球究竟有何种“魔力”?杨宇光表示,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第二轮探月高潮,是以实际的科学研究价值和工程价值为主要驱动力,各国更注重科研实效,这一轮的最大发现就是在月球发现了以冰的形式存在的水,这对未来的月球开发非常有利,各方充满探月热情是因为能看到科学和工程层面回报的可能性。

此外,从掌握工程技术的角度而言,月球作为距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登陆月球是未来登陆火星以及走向深空躲不过的技术门槛。“如果连月球都登不上去,就不要奢谈登陆火星或其他深空计划,所以无论从科学价值、开发利用价值以及技术层面而言,探月的价值都非常高。”杨宇光称。

公开报道显示,在2024年一系列国外月球探测器有探月计划。今年全球探月任务的重中之重无疑是计划于上半年实施发射的中国嫦娥六号任务。据了解,嫦娥六号任务将突破月球逆行轨道设计与控制、月背智能采样和月背起飞上升等关键技术,实施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自动采样返回,同时开展着陆区科学探测和国际合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东湖评论:演唱会是否该给高考“...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评论员 陈泉近日,张学友60+巡回演唱会东莞站与高考“撞期”的新闻冲上热搜,这...
野莓来了!俄罗斯电商巨头落户江... 湖北日报讯(记者汪洋、通讯员田勇)5月23日,俄罗斯电商巨头Wildberries(以下简称“野莓”...
首次达到10000000000... 当地时间5月2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纽约西点军校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讲。在谈到军费预算问题时,特朗普称其...
综述|共同谱写中国—中东欧国家...   新华社布鲁塞尔5月25日电 综述|共同谱写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新篇章  新华社记者林浩 康逸...
新华网国际看点|时间轴:美国政...   策划:车玉明 刘加文  统筹:杨定都 徐倩  执行:刘小军 毕秋兰  文案梳理:何媛 余申芳 杨...
白宫施压哈佛 美媒批评其“目光...   当地时间5月23日,《华尔街日报》批评特朗普政府本周禁止哈佛大学招收国际学生的决定,称这是对这所...
经济随笔丨中国经济靠什么“顶住...   近日,4月份主要经济指标公布。有一个细节:各方面谈今年以来的经济形势,不约而同地说到——中国经济...
“不敢带孩子去迪士尼” 近七成...   彭博社近日民调显示,56%的受访美国人认为,特朗普对其他国家征收的关税对他们的家庭财务状况产生了...
东湖评论:让学习成为干部能力素...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干部作为县域治理的“关键少数”,其能力素质关系着县域发展成效。5月24日,省...
全国跳水冠军赛:王宗源半决赛第... 5月25日,武汉体育中心游泳馆,全国跳水冠军赛男子3米板半决赛,奥运冠军、湖北选手王宗源以557.4...
青春飞扬正当时 运动逐梦向未来 青春飞扬正当时 运动逐梦向未来5月24日,在山东省日照市体育运动学校,怀揣冠军梦想的青少年学员挥汗如...
局部地区有大到暴雨 27日起我... 从5月21日开始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冷空气过程目前趋于结束。今天,云南、广西、四川等地还将有降雨出现...
机器人“出圈” 赋能千行百业 机器人“出圈” 赋能千行百业5月24日,在山东省日照市越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机器人生产基地老化车间,技...
这一批炒港股的人赚麻了?有95...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2025年年初至今,恒生指数涨幅达到17.65%,在全球股票市场中领跑。 港股市...
企业少跑腿、数据多跑路 打通企...   过去,企业若因发展需要跨区域迁移,往往要在多个部门间来回奔波,不仅手续复杂、材料重复提交,还常常...
恐慌蔓延 哈佛国际学生不愿成为...   美国一名联邦法官23日就美国政府禁止哈佛大学招收国际学生的政策发出临时限制令,要求在29日举行听...
端午将至!龙舟竞渡展现速度激情...   央视网消息:再过几天就要迎来端午节了,目前全国各地的龙舟赛陆续开赛。近日,第18届芙蓉江龙舟锦标...
外贸一线观察丨美线出货高峰或提...   在中美关税政策调整后,美国采购商加紧“囤货”,美线海运热度上升。  深圳盐田港承担着全国超四分之...
民营经济新观察|扎根“粤”沃土...   【编者按】民营经济促进法是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对于稳定预期、振奋信心、凝...
媒体大咖看新疆丨领略现代农业和...   5月24日,参加2025上合组织国家媒体合作论坛的部分中外嘉宾走进昌吉回族自治州,开启了一场充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