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约39项合作协议 成立23个服务平台 “中国智慧”“非洲需求”紧密相连
创始人
2025-11-21 08:43:59

论坛工作人员向非洲国家与会嘉宾介绍中国科创项目。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何宇欣 摄)

湖北已经在肯尼亚、南非等国设立了6家中非创新合作中心分中心,挂牌2家中非青年创新创业示范基地,150余家中非机构加入了技术转移协作网络

湖北与非洲国家联合攻关,支持中非联合研发项目78项,发布合作创新成果1083项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文俊 陈熹

通讯员 雷灿 姜胜来 实习生 赵婉莹

11月20日上午,2025中非创新合作与发展论坛在武汉开幕,中-坦疾病预防与公共卫生联合实验室等39项合作协议集中签约,“非洲智能建造推广中心”23个创新服务平台授牌挂牌成立,12场平行专场活动同步举办。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从会上获悉,湖北与非洲在科技、经贸等方面的合作交流近年来不断深化,去年湖北与非洲贸易额超过500亿元,湖北牵头建设的中非创新合作中心结出丰硕成果。今年1—7月,湖北对非贸易额超过300亿元,同比增长42.5%。

长江、尼罗河、刚果河三条文明之河,因创新之力深度牵手。

“诚邀全球伙伴与江夏实验室携手”

“1997年,我加入第17批援阿尔及利亚医疗队,2年时间里,作为重症医学科麻醉医生,我的工作就是守住病人的生命线。”在中非药品创新与医药产业国际合作分论坛上,“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湖北江夏实验室主任张定宇的开场白让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作为39个签约项目之一,湖北江夏实验室与坦桑尼亚国家公共卫生实验室共建的“中—坦疾病预防与公共卫生联合实验室”当日正式启动,双方将优先推动适合非洲疾病谱的关键医药技术在非洲转化应用。

“乌干达亟需与中国在疫苗、抗癌药、生物类似药及先进医疗器械生产领域开展紧急合作。”乌干达共和国药监局董事会主席梅达德·比特凯雷佐说。

“我们致敬60多年来所有援非的中国医疗队员,更诚邀全球伙伴与江夏实验室携手:共同守护每一个生命,共赴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星辰大海。”张定宇向现场的中非嘉宾告白。

签约项目涵盖科研、文化、教育、人才、产业等领域,将“中国智慧”与“非洲需求”紧密相连。湖北工业大学共签下10个项目,成为签约“大户”,其与埃及爱资哈尔大学合作研发抗旱促生活性多肽,有望为非洲粮食增产和粮食安全注入科技动力。

开幕式结束后,埃及爱资哈尔大学副校长马哈茂德·赛迪克与湖北工业大学副校长贺行洋双手紧紧握在一起。马哈茂德·赛迪克说,与中国高校的合作对埃及的科研发展、产业进步,尤其是医药健康、农业和制药领域,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中非青年合作攻克医学难题

从地震灾害到战场急救,从工业意外到交通事故,肢体离断后的保存始终是医学难题。传统断肢保存依赖低温冷藏,存放超过6小时就会大面积坏死,且依赖进口设备、操作复杂、成本高昂。

论坛开幕式上的第四届中非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决赛颁奖仪式上,来自武汉大学、赞比亚大学的“肢启新生——基于通用型血液养护的离断肢体再植支持系统”项目摘得一等奖。该项目针对非洲创伤急救难题,创新研发“分体式”离断肢体主动式生命支持系统,显著提升再植成功率。

团队负责人兼血液科博士黎鑫琦表示,看到因转运时限错失再植机会的案例,他们决心攻克这一技术痛点。历经反复试验,团队成功整合多模块医疗器械,构建起集保存、灌注、养护、监测于一体的完整系统,让断肢再植从“与时间赛跑”变为“为生命续航”。

“肢启新生”系统突破传统静态冷藏模式,构建“血管定位—循环重建—生物防护”三位一体的生命维持体系。它像一台“体外生命支持仪”,通过智能灌注与氧合血循环,让断肢从“冷藏”变为“活性保存”,将再植黄金时间从6小时延长至12小时以上。该项目已在湖南等地开展临床应用,未来将应用于针对非洲严峻的创伤急救需求,系统可延长断肢保存时间至12小时以上,再植成功率有望达到90%。

从实验室的联合攻关到田间地头的技术推广,从产业园区的项目落地到青年之间的思想碰撞,长江、尼罗河、刚果河孕育的文明基因,在平等互利的合作中交融共生。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全国降水稀少冷空气短暂间歇 2...   央视网消息: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20日,全国降水稀少、大部地区气温回升,天气舞台较为平静。预计...
国开行辟谣:从未与“人民资产”...   国家开发银行20日晚发布辟谣声明:  近期,国家开发银行接到群众反映有自称人民资产(或人民资产A...
美总统特朗普修改对巴西商品关税...   当地时间20日,美国白宫宣布,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修改对从巴西进口商品的关税范围。部分商品40...
优秀班主任是如何炼成的?江夏实...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林杉 通讯员吕专专 付雯静 吴博)11月17日,江夏区实验高级中学在问津...
告别“拎马桶”,人民城市有高度...   新华社上海11月20日电 题:告别“拎马桶”,人民城市有高度更有温度——上海下“绣花功夫”持久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