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在堰河味道咖啡馆直播。(湖北日报通讯员钟炜摄)
湖北日报讯(记者褚楠、通讯员张润昊、钟炜)“家人们看过来,堰河村的茶香酥口感醇正,尝过的都说好!”11月6日,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在谷城县堰河村开展直播实训课,学生主播面对镜头热情推介当地特色农产品,助播则实时互动暖场。这并非简单的课外实践,而是该校农技小院联盟框架下的教学环节,学生的直播表现与带货业绩将直接转化为学分。
“农技小院是直播实训的重要平台和资源支撑。”该校商学院副院长俞洋洋介绍,课程中的货源与场景,均来自学校与堰河村共建的农技小院,所有电商专业学生均需参与实训,实现课堂扎进田间、成绩落在实处。
为破解乡村振兴“最后一公里”,2019年,襄阳职业技术学院率先创建村域产教融合共同体——农技小院,探索形成“田间变课堂、农活变课程、田秀才变老师、收成变成绩”的“四变”人才培养模式,推动教育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
大学生推介堰河农产品。(湖北日报通讯员钟炜摄)
今年6月,学校牵头成立襄阳市农技小院联盟,下设美丽乡村建设、蛋鸭笼养、襄阳黑猪等12个特色农技小院。联盟以政产学研用协同机制为核心,为农村和企业提供涵盖农产品深加工、生态技术提升、乡村旅游配套等领域的科技服务与人才支持。
依托农技小院,学校创新构建“农产品学分银行”,建立产量、品质、价值三维评价体系,将学生助农成效量化为学分,可用于证书免考、创业孵化免租等激励。这一“田间变课堂、收成变成绩”的育人机制,已累计培养“农民大学生”5219人,开展定制化培训1.2万人次。
学校同步打造“科研围着小院做、平台依着小院建、农技培训小院落、乡土文化小院传”的“四维扎根”的社会服务模式。截至目前,学校累计推广农业技术68项,应用面积超过100万亩。其中,云上牧歌农技小院万头奶牛项目填补省内空白;孵化的“刘猴漫游”等电商品牌带动农产品线上销售额年增长300%。
该校校长余荣宝介绍,学校牵头编制的《农技小院建设与运行规范》团体标准正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农技小院建设将从实践探索迈入标准引领,打造成为服务“三农”和乡村振兴的人才基地与科技服务平台。
上一篇:向总书记报告丨潮涌荆楚 大道向前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