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质丰裕的时代,一个退休干部工资卡上仅存的38.83元,与一片年产值近7500万元的天麻产业形成了震撼人心的对比。罗官章,这位将生命最后时光全部奉献给鄂西深山的老共产党员,用他的人生历程书写了一部关于初心与使命的壮丽史诗。他留给世人的不仅是那张触动人心的工资卡余额,更是一座屹立在人民心中的精神丰碑,照亮着新时代奋斗者的前行之路。
最动人的品质,在于他“退休不褪色”的执着坚守。从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到牛庄乡的“老农民”,身份在变,但他“不让乡亲们荷包鼓起来,我吃不好睡不香”的信念始终如一。退休第二天就重返被称为“宜昌西藏”的牛庄乡,彰显了一名老党员超越个人得失的价值追求。在这个许多人追求安逸晚年的年纪,他选择了最艰苦的奋斗之路,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此身长驻”的担当精神。他的坚守不是一时冲动,而是源于对脚下这片土地和乡亲们最深沉的爱,这种爱让他将个人的退休金、健康乃至生命都与牛庄的发展紧密相连。
在攻克天麻有性繁殖技术的征程中,他展现了共产党人“人定胜天”的奋斗精神。面对技术封锁和闭门羹,他没有气馁,而是以“自己干”的勇气开辟新路。八百多个日夜的坚守、百余次试验的失败、五万五千元退休金的倾囊投入、十多双磨破的鞋底,这些数字背后是一个花甲老人对脱贫事业的无限热忱。更令人动容的是,他在锯割菌材时失去两根手指,却仅休养十天就重返基地,那句“只要乡亲们能富起来,我流点汗流点血算什么呢”的朴实话语,胜过千言万语,成为刻在青山之上最深刻的忠诚印记。这种不畏艰难、勇于牺牲的精神,正是新时代奋斗者最需要传承的宝贵品质。
他的伟大不只是个人的奉献,更是“星火燎原”的传承智慧。他深知,一个人的力量有限,只有点燃更多人的希望,才能形成改变命运的磅礴力量。从亲手培育吴晓锋等致富能手到构建自我造血的产业体系,他成功地将个人经验转化为集体智慧,让希望的种子在牛庄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他对返乡创业青年王正望的鼓励和指导,体现了一位长者对后来者的殷切期望;他倡导的“不能光盯着天麻,要走多渠道发展的路子”的发展思路,展现了他超越时代的战略眼光。这种既脚踏实地又放眼未来的工作方法,为今天的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经验。
在全面推动乡村振兴的今天,罗官章的精神犹如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指引着我们前行的方向。罗官章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点燃的致富火种已呈燎原之势——从全县“香菇第一村”到突破天麻有性繁殖技术壁垒,从发展合作社规模化种植到形成特色高山蔬菜产业,他树立的精神丰碑将永远矗立。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也将继续传承官章精神,以“忠诚、干净、担当”的品质,当好人民的公仆,不断书写“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崭新篇章。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李可(宜昌五峰)
责编:丁楚风
下一篇:长三角“圈”出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