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推动作风建设要抓住“关键”
创始人
2025-10-29 12:23:43

“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从历史到现实,从理论到实践,作风建设始终是一场“成于上、化于下”的持久战。十年磨一剑,从八项规定“徙木立信”到常态化长效化,一条主线清晰可循,那就是以“关键少数”为支点,以“关键节点”为切口,以“关键事项”为靶心,让作风建设从“破题”走向“破局”。

以“关键少数”为支点,激活“头雁效应”。领导干部的作风是无声的号令,是作风建设的“风向标”。《孟子》有言:“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上有所恶,下必不为。”现实中,焦裕禄同志,顶风沙、冒严寒,深入兰考县基层一线,走访群众、查风口、探流沙,为治理风沙、内涝和盐碱地“三害”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带动全县干部群众齐心协力改变兰考面貌。廖俊波同志,在担任政和县委书记期间,经常深入企业、农村调研,与群众同吃同住,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带动全县干部转变作风,推动政和县经济快速发展。若领导干部能像他们一样深入基层、真抓实干,基层干部便会主动将“小板凳”搬到群众家门口,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换取民心。实践证明,作风建设不是“独角戏”,而是“大合唱”。“关键少数”只有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才能形成“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的示范效应,让好作风如春风化雨,浸润政治生态。

以“关键节点”为切口,斩断“节日腐败”。“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如野草“春风吹又生”。从“月饼券”到“电子红包”,从“快递送礼”到“会所歪风”,变异形式背后是特权思想“心瘾”难戒。对此,需坚持“科技+制度”双轮驱动,一方面,运用“大数据+铁脚板”,实时碰撞快递、发票、公车轨迹等数据,让“隐身衣”无处藏身。纪检监察机关利用大数据平台,对公款消费、公车使用等数据进行监测分析,有效遏制公款吃喝、公款旅游等违规行为。另一方面,在端午、中秋等节点推送“廉洁短视频”,用“案中人”唤醒“梦中人”,让“节日腐败”变成“过街老鼠”。在重要节日前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推送一系列廉政警示案例和廉洁过节倡议,引导党员干部自觉遵守廉洁纪律。只有把“节点”当“考点”,才能防止“疲劳综合征”,推动作风建设从“一时严”迈向“一直严”。

以“关键事项”为靶心,压缩“自由裁量”。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野火烧不尽”,根源在于部分领域“规矩”模糊、“空间”过大。需围绕“三重一大”事项,绘制“权力流程图”,将“谁能定、定多少、怎么定”写入制度笼子。如推行“一把手”末位发言制,在召开重要会议时,规定“一把手”不首先表态,在其他班子成员充分发表意见后,再总结发言,避免了“一把手”先入为主,促进了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取得了良好效果。古人云:“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只有让制度带上“高压电”,“关键少数”才能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作风建设没有“休止符”,只有“进行时”。只要“关键少数”持续释放“头雁效应”,把每个“关键节点”都当成“考点”,让制度利剑高悬于每一道“关键事项”,就能以“滚石上山”的韧劲,将苏轼笔下的“风俗既正”化作“风俗常青”。牵住“关键”再出发,作风建设必能在“永远在路上”的号角声中,一路生花、行稳致远,为新时代“赶考”写下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硬实答卷。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姚瑞华(武汉经开区)

责编:王舒娴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法语原版音乐剧《莫里哀》来汉连... 湖北日报讯(记者冯袁玥、通讯员周媛媛)10月30日至11月2日,法语原版音乐剧《莫里哀》将在武汉琴台...
昆明警方辟谣 昆明市公安局呈贡分局10月29日发布警情通报: 近日,网传“昆明理工大学呈贡校区一在校学生被导师压榨...
东湖评论|立足当前不能无视长远... 湖北日报评论员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把握好当前与长远的辩证关系,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才会更有章法。习...
北大医药董事长徐晰人被刑拘,暂... 10月29日,北大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于近日得到有关部门通知,获悉公司董事长、总裁徐晰人...
山东一农民突发脑溢血,60亩玉... 极目新闻记者 赵贝秋收时节,山东聊城一农民突发脑溢血昏迷,60亩玉米撂在地里无人收,村支书一声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