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别!杨振宁先生逝世
创始人
2025-10-18 12:43:59
0

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逝世

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杨振宁先生,因病于2025年10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

杨振宁先生曾经在厦门生活过

是厦门演武小学的校友

厦门大学附属科技中学的校名也是由他题写

跟着父亲来到厦大

1928年,厦大算学系聘用一位叫杨武之(在厦大任教时用“杨克纯”)的教授,是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他带来了妻子和儿子。

杨武之的儿子就是杨振宁。

杨武之在厦大呆了不到一年,1929年,杨武之赴清华大学任教。

1929年,杨振宁与父母在厦门。(资料照片)

在厦门,杨振宁第一次

用上电、见到香蕉、喝到牛奶

虽然在厦门生活时间不长,不过,杨振宁日后回忆,记得,那一年在厦门的生活过得很幸福,也是我从父亲那里学到很多东西的一年。

1929年杨振宁在鼓浪屿日光岩上。(资料照片)

在厦门,杨振宁和母亲“初次住入有现代设备的住所,这里有电灯,自来水和卫生设备”。厦门生活,让杨振宁大开眼界,不但住上了漂亮的校舍,还第一次用上了电,第一次见到香蕉,第一次喝到牛奶,第一次吃到牛肉,也第一次用上抽水马桶。

杨振宁曾回忆说,他们家住的那栋小楼就坐落在海边。在那段美妙岁月里,他看到了蓝天大海无穷无尽的变化,看到了浩瀚宇宙无边无际的奥妙。

就读演武小学

7岁的杨振宁就在“厦大附属实验小学”(演武小学前身)就读,不过,杨振宁后来回忆,当时学校名称叫做“厦门大学附属模范小学”。

厦门大学附属模范小学旧影。(资料照片)

厦门晚报记者陈满意在其《厦门大学的先生们》一书中,介绍了厦大附小——厦大附小于1925年秋开办,校舍没建成前借用当时厦大旧的建筑部,因学校是“本大学试行各种新教学法以便教育科学生实习起见”创建的,“修业年限及课程等,均照学制办理”。

杨振宁就读时,有学生163人,校舍已经完成,运动场、教室、办公室、成绩室、教员寝室及图书室、会客室、膳房等一应俱全,校具1100多件、教具450多件,都是从商务印书馆购置的。小学理科仪器标本、挂图、图书等460多件。

厦大附小是比较现代化的小学,学校采用新的学制,一二年级为设计部,在上课时试行混合设计教学法,学习时间无固定时间表,不分科目,由教师指导儿童设计学习。课余还组织学生会、演说竞赛等活动,“俾学生所学,得适用于现代之社会焉”。

杨振宁曾经回忆,当时数学和国文都念得不错,只有手工艺做得不大成功。有一回他用泥土做了一只鸡,拿回家里给父母看,他们说做得很好,问:“是一只藕吧?”

67年后重返厦大

1929年,杨振宁跟随父亲离开厦大。1995年,第19届国际物理统计大会在厦大举行,杨振宁是与会嘉宾之一,时隔67年重返厦大。在开会的间隙(应该是中午),演武小学校长带着小学生找到老学长。

杨振宁为他们写下了一段话:

“1928年至1929年,我在厦大校园居住了一年多的时间,在演武小学前身(即厦大附属模范小学)的一个小型的教室里读书,读小学的一二年级,老师是一位汪先生。对那一年,我的印象非常深刻,到现在我还有极好的回忆。美丽的海,美丽的天,是我人生历程的一部分。今天的演武小学有这样多的小朋友,希望大家好好读书,创造美丽的未来。”

1995年8月杨振宁回厦时上日光岩故地重游。(资料照片)

厦门海边拾贝

带去清华送朋友

在杨建邺所著《杨振宁传》中,讲述了一件事。

杨振宁从厦门到清华以后,曾将在厦门海滩上拾得的蚌壳与螺蛳壳送给新交的同龄朋友熊秉明(数学家熊庆来之子)。熊秉明后来成为有名的书法家,他在杨振宁70岁生日的时候,送了一幅立轴给杨振宁,立轴上两个大字“七十”浑然天成,厚实有力,下面写了一段有趣的文字:“我们七岁时,你从厦门来到清华园,给我看海边拾来的蚌和螺;今年我们七十岁,你在另外的海滩拾得更奇异的蚌和螺。童话与预言,真实与象征,物理学和美。”

厦门大学附属科技中学的校名

是由杨振宁题写

1995年7月,第19届国际物理统计大会在厦门大学召开,杨振宁出席,并被厦大敦聘为名誉教授。其间,杨振宁为科技中学题写校名。

杨振宁博士为科技中学题写校名。(资料照片)

来源:新华社 文字:佘峥 综合:清华大学、中国教育报人民日报、厦门日报、厦门晚报

资料来源:杨振宁父亲任教厦大时的厦大周刊、《杨振宁传》和杨振宁弟弟的回忆文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路生梅:我是群众的风筝   “我就像个风筝,牵着风筝的那根线啊,永远在老百姓手里攥着!” 10月18日,在“红星照耀中国:从...
专访丨中国减贫成就为全球妇女赋...   新华社北京10月18日电 专访丨中国减贫成就为全球妇女赋权提供绝佳范本——访联合国妇女署阿拉伯国...
拿起手机就能免费听讲座、看展览...   从身边的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到小而美的文化新空间,“十四五”期间,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
“度”量中国这五年:毫厘之间铸...   中新社北京10月18日电 题:“度”量中国这五年:毫厘之间铸造“中国精度”  中新社记者 刘亮 ...
更年期女性易潮热、盗汗、骨质疏...   女性步入更年期,卵巢的内分泌功能会逐渐衰退,雌激素水平随之波动式下降,进而引发一系列身体变化。数...
湖北省标准化与质量研究院与房县...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刘阳 通讯员谢萍慧)10月17日,湖北省标准化与质量研究院(以下简称省标...
好评中国丨延安文艺:扎根大地的...   延安的土窑洞,诞生了近百年来最前沿的文艺思想。在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后,文艺工作者不再局限于...
直博会迎来公众开放日 “风雷”... 10月18日,陆军“风雷”飞行表演队进行飞行表演。 10月18日,第七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迎来...
杨振宁先生与合肥的家乡情   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
遭遇连阴雨如何保收?总台记者直...   近期,持续秋雨给黄淮海主产区秋收带来一定困难,一场秋粮保卫战正在黄淮海地区打响。农业农村部最新农...
这里是延安!   巍巍宝塔山  滚滚延河水  不尽为民情  这里是延安  中国革命的圣地  新中国的摇篮  一座精...
喻家山下聆听杨老谈治学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包东喜“杨振宁先生要来了!”1995年6月8日,华中理工大学(现名华中科技大学)的...
从马蒂奇到卡塞米罗:布鲁诺·费...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足球世界里,曼联队长布鲁诺·费尔南德斯的角色正经历着令人瞩目的转变。最近,他在接受天...
魏思琪接替王腾,出任小米中国区... 红星资本局10月18日消息,空缺一个多月的小米中国区市场部总经理人选敲定。 10月17日晚,小米集团...
一起来打卡!带你走遍中国4个新...   10月17日,联合国旅游组织在浙江省湖州市举行“最佳旅游乡村”颁奖仪式。会上公布了2025年“最...
六个“新”字看成绩|国家治理效...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  ...
(两岸新发现)台湾青年走进白山...     台湾青年邱庆龄在“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的残历碑前驻足,在警世钟前沉思,这是两岸同胞共同的历...
发表了那场著名谈话,反省日本侵... 中新网10月17日电 据日媒报道,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逝世,享年101岁。村山担任首相时,最为人所知的...
武汉迎入秋最低温,秋雨袭城市民... 极目新闻记者 黄士峰10月18日,“一场秋雨一场寒”的俗语在武汉得到印证,该市迎来降雨降温天气,15...
金价,大反转 新闻荐读 据财联社10月18日凌晨消息,现货黄金跌势不止,下破4200美元/盎司,跌幅超3%。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