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并致辞。习近平主席高屋建瓴指出应对气候变化是一项紧迫而长期的任务。要坚定信心、担当尽责、深化合作,让绿色发展真正惠及世界每个地方。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推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守护好我们共同的地球家园!讲话意义重大,为我们认清全球气候治理大势、把握绿色发展方向、明确自身职责任务提供了根本遵循。
今年是《巴黎协定》达成10周年,全球气候治理进入关键阶段。应对气候变化是全人类的共同挑战,事关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关乎全人类的前途命运。作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发展中国家,中国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系统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大力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将应对气候变化摆在国家治理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推动共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指引下,中国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中国坚持创新驱动,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均居世界首位,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多年全球第一,为全球减排作出了突出贡献。同时,中国积极推动绿色“一带一路”建设,与沿线国家分享绿色发展经验和技术,助力全球气候治理。在碳市场建设方面,中国也迈出坚实步伐,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已正式启动,碳市场成为推动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有力举措。此外,中国还加强了气候变化的立法和政策保障,出台了一系列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应对气候变化,事关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发展。中国将应对气候变化转化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遇,积极探索符合国情、因地制宜的绿色发展道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严格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不断提高自然生态系统修复能力;依托规模化工业生产和强大国内市场,加快构建绿色低碳能源体系,促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大力开展“气候外交”,积极推进全球气候治理新征程,共同书写全球气候治理新篇章。
当前,中国正阔步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碳达峰、碳中和”不仅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抉择,更是中国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定承诺。立足这一目标,中国始终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指引,把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安全倡议、文明倡议深度融入气候治理实践。严格履行国际公约义务,主动参与全球气候治理进程,在推动绿色技术共享、助力发展中国家气候适应能力建设等方面积极作为,以自身行动推动构建清洁美丽的世界。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中国将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与全世界人民携手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吴灿(武汉市黄陂区“木兰墨客”团队、区应急局)
责编:陈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