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平 杨伟
“感谢交警同志一路护送,让我们及时赶到了医院,孩子脱离了危险。”10月5日,在河南省儿童医院郑东院区病房内,一名来自襄城县的3岁男童正躺在病床上接受治疗。目前,男童的病情稳定,男童父母的言语中满是感激。
时间回到10月3日,18时12分,“襄城县一名3岁男童病情危重,许昌医院不具备治疗条件,急需向河南省儿童医院郑东院区转院治疗。”许昌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高速办负责人黄书平的工作电话突然响起,来自市公安局指挥中心的指令带着紧迫感。
国庆中秋假期,高速车流量大,家属担心堵车延误最佳抢救时间,请求高速交警协助护送。“路上耽搁一秒,孩子就多一分危险。转院治病分秒必争!”黄书平立即向支队负责人赵继军报告。赵继军当即做出安排:一方面要求警力提前在许广高速襄城站等候;另一方面调配人员、警车参与护送,确保全程“零延误”。
警力接力,搭建起生命通道。指令下达后,各方立即行动。该支队民警甄忠杰、辅警闫霄宇第一时间驾驶警车赶往襄城县人民医院,同时在路上与河南省儿童医院的医护人员对接,详细了解男童病情、转运需求后,迅速反馈现场情况。
与此同时,许昌高速交警二大队大队长牛健带领辅警韩聪,提前抵达许广高速襄城站待命;高速交警一大队民警王伟涛、王建国则在许广高速与京港澳高速互通处就位,做好接力准备。
从襄城县到郑州市,一条143公里的生命通道,在多部门协作下快速搭建。21时40分,载有男童的救护车在襄城县公安局茨沟派出所警车的护送下,抵达许广高速襄城站。早已等候在此的许昌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高速二大队的警车立即上前,与随后赶来的高速一大队警车会合,组成护航车队,向着郑州方向疾驰而去。
国庆中秋假期的高速路上,车流量远超平日。“跟着俺们的警车,跟紧点啊!”亮起警灯、拉响警笛,快速驶上高速,后面紧跟着救护车。“车上有危重病人,前方车辆注意让道。”为争取时间,警车驾驶员全程保持高度专注:时而通过车载广播,提醒前方车辆让行;时而鸣响警笛,警示周边车辆注意避让。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护送车队在车流中如游龙般穿梭,每一次变道、每一次加速,都在为抢救赢得宝贵时间,都承载着对生命的敬畏。
“车队已经从襄城县出发,很快就到你们辖区了。”警灯划破夜空,警笛声声紧迫,所有努力只为一个目标——抢时间!深夜,许广高速、京港澳高速上,三辆许昌警车组成“生命护航队”风驰电掣,为救护车开辟通道。
22时50分,经过70分钟的紧张护送,车队顺利抵达河南省儿童医院郑东院区。甄忠杰、闫霄宇等人来不及歇口气,又连忙协助医护人员将男童抬下救护车,送往住院部,直到看着孩子入院救治,两人才松了口气。面对家属的连连致谢,他们只是朴实回应:“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孩子平安就好。”
记者从医院获悉,目前该男童已成功脱离危险期,正在接受进一步治疗。这场深夜里的紧急护送,不仅为孩子抢回了宝贵的救治时间,更让群众感受到了人民警察的责任与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