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齐一璇 通讯员樊迪)彩色气球缠绕着挂满灯笼的树枝,玉兔、月亮图案的野餐垫整齐铺开,空气中弥漫着桂花与美食的香气……9月29日,武汉市东西湖区青年城德艺幼儿园户外草坪被精心布置成温馨的“中秋营地”。早早到场的家庭们围坐在一起,不时传来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在中秋佳节来临之际,为了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更鲜活、更亲近的方式走进家庭与社区,青年城幼儿园联合滨江社区,以“野营趴”为载体,打造了一场集非遗体验、传统游戏与户外乐趣于一体的迎中秋特色活动。
《小城蝶梦》《小道童》《姑娘本是天仙》《中国范儿》《花好月圆》……幼儿园师生们携手登场,以轻盈的舞步、优雅的身姿和饱满的激情,共同演绎了一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视听盛宴,将“花好”的灵动与“月圆”的静谧诠释得淋漓尽致。
表演结束后,参与者们纷纷前往各个体验区,开启“文化探索之旅”,现场迅速热闹起来。
其中“非遗美食品尝区”人气爆棚,三个特色摊位前都排起了长队。“团圆一味鲜”摊位上,社区志愿者现场演示饺子的制作过程,揉面、擀皮、调馅、包捏。孩子们好奇地凑到跟前,尝试捏出歪歪扭扭的饺子。“石磨转琼浆”摊位还原了传统豆浆制作工艺,家长孩子一起握住石磨把手慢慢推动,看着白色的豆浆从磨盘间缓缓流出,孩子们兴奋地喊道:“原来我们喝的豆浆是这样做出来的!”“月下桂花甜桂花糕”摊位上,清甜的桂花糕与软糯的月饼冒着热气……满满都是中秋的味道。
与美食区相邻的“非遗手作展示区”,成为孩子们感受传统技艺魅力的“打卡地”。
“捏面人”摊位前,民间艺人师傅的取一小块彩色面团,在手中揉捏、搓捻、按压,短短几分钟,一只玉兔栩栩如生。“糖画”摊位前,艺人手持融化的糖稀,在石板上快速勾勒,随着手腕的转动,龙、凤、兔子等图案逐渐成型。孩子们拿着糖画,舍不得立刻吃掉,仔细欣赏上面的图案。
在“非遗亲子体验区”,则上演着一幕幕温馨的亲子互动场景。
孩子们在家长的帮助下,将白色方巾折叠、捆绑,再浸入染料中,等待片刻后展开,便在“扎染”体验区获得一个个色彩斑斓、图案各异的作品。“香包制作”和“漆扇”体验区同样热闹,家长和孩子一起挑选香料、缝制香包,或在扇面上绘制玉兔、月亮等中秋元素。
在投壶、套圈、猜灯谜等传统游戏区,孩子们或专注尝试、或欢呼雀跃,家长们在旁鼓励引导,共同体验中秋民俗的乐趣。
滨江社区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联合辖区内的学校、幼儿园等,策划更多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更贴近生活的方式融入居民日常,进一步增强社区凝聚力,打造有温度、有文化底蕴的社区环境。
“在草坪上看表演、在帐篷边做手作、在阳光下玩投壶、亲手捏一个面人……孩子能通过触摸、品尝、动手,真正感受中秋,而不只是听大人讲中秋是什么。”王学娟园长表示,中秋作为承载“团圆”文化的传统节日,是对幼儿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契机。未来幼儿园会继续和社区携手,把传统节日、非遗文化融入更多活动,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爱上传统文化,也让家长、社区一起参与到孩子的成长与文化传承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