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清晨卫生清理的沙沙声,
到深夜巡逻的脚步声;
从志愿服务的暖心红马甲,
到邻里矛盾的耐心调解员;
这一点一滴的日常,
正是物业深度参与基层治理的生动图景。
“小物业”事关“大民生”。物业服务是城市基层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治理难题之一。今年以来,云门山街道不断推动物业管理与城市基层治理深度融合,积极构建“一核多元共建共治共享”物业基层治理体系,于小处着手、从细处创新,切实增强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党建引领 织密服务网络
坚持党组织向基层末梢延伸,健全“街道党工委—社区大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架构,建成小区党支部110个,推动190余个小区实现物业党建全覆盖,以党建引领凝聚物业服务合力。设立“风险防控党员岗”“红色服务示范岗”等特色岗位,常态化开展“物业经理接待日”,推动物业企业深度参与社区治理,激发基层服务活力。
坚持多元共治 打造宜居“舒心园”
整合社区、物业、爱心企业等资源,组建物业志愿队,推出“爱心义剪”“义务维修”等50余个服务项目,累计开展活动600余场,惠及居民3.5万余人次,将服务延伸至居民“家门口”。聚焦安全隐患治理,联合物业、消防大队高频次巡查电动自行车充电、消防通道堵塞等问题,清理隐患400余处,张贴消防倡议书1.5万份,开展应急演练10余场,全面提升安全防控能力。
坚持问计于民 精准服务“零距离”
全域开展“敲门行动”,及时收集居民关切的问题。依托小区物业,打造“街坊议事厅”“邻里夜话”等协商平台,累计化解飞线充电、邻里纠纷等矛盾220余件,促进社区和谐。优化服务时间,统一物业服务时段为早6:30至晚10:00,为物业办公室安装智能监控并接入街道平台,实现24小时在线监督,确保服务响应及时。
坚持问题导向 精准施策建长效
每月组织召开物业服务质量提升工作会议,重点围绕小区热线、消防安全等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建立物业热线“日周月”三级会商机制,成立专项化解专班,定期分析研判,实现从“解决一件事”到“解决一类事”的转变。建立物业晨会制度与安全生产例会机制,每周安排安全检查、卫生清理、公共设施维护等任务,为居民营造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
下一步,云门山街道将持续探索创新,不断完善管理机制,提升物业服务水平,用心用情解决居民的“关键小事”,打造更加和谐宜居的社区环境,让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在“家门口”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