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通讯员 朱凌云 张哲宁
“法官,我现在就想办法还钱!”手铐亮出的瞬间,被执行人王某终于低头悔过。近日,硚口区人民法院办理了系列讨薪案,依法护“薪”保障劳有所得。
文书生效了,人却失联了
谢某等六人曾在某按摩店工作,随后因报酬问题,与店主王某产生纠纷。仲裁阶段,六人分别与王某签订调解书,王某应向谢某等六人支付工资共计3万余元。
“调解书生效后,王某就把我们全拉黑了,店铺也大门紧闭。我们去王某的住处找他,发现他已经搬走了……”多番找寻无果,谢某等人向法院申请了强制执行。
执行法官第一时间联系王某,但王某拒接法院电话。通过线上线下调查,执行干警了解到按摩店因经营不善闭店,且王某名下未发现有可供执行的财产。
人虽未现身,已谋新工作
“王某关店的时候并未透露过他接下来的打算,但我听说他去某养生馆当店长了。”在和按摩店其他员工了解情况时,执行法官获知了这一重要线索,立即带领干警前往养生馆核查。
“王某确实是我们店长,但是他主要负责管理,来店里的时间不固定。”当天,王某并不在店里,一行人扑了空。
执行法官现场通过店员的微信联系王某,虽然王某仍未接通微信致电,但执行法官在微信中向其表明身份,将执行通知书、报告财产令、预拘留通知书发给王某,并释明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逃避法院执行将面临的各种后果。此外,法官还了解到,王某担任养生馆店长,每月收入在七千到一万元。
仍用拖延术,拘留促执行
“法官,我收到执行文书了,今天就来法院。”三日后,王某主动联系法院。执行干警同步通知谢某等人,准备组织各方进行协商。
“养生馆的工作是我刚找到的,还没有发工资,真的没钱给他们。”原以为王某现身是要履行支付义务,没想到其仍然找理由拖延。
见此状,执行法官直接揭穿王某的“假面”:“根据我们掌握的情况,你担任店长已经两个月了,且期间发放过工资,工资虽没进入你的个人账户,也应通过其他方式发放了。从案件进入执行阶段开始,你就拒接申请执行人和法院的电话,存在逃避执行的行为,如果还不履行义务,法院将对你采取拘留措施。”
听到执行法官宣读司法拘留决定书,看到法警亮出的手铐,王某怕了起来,连连道歉,表示自己可以先还一部分,剩余的款项在三个月内履行完毕。六名申请执行人与王某就还款方案达成一致,王某当场向谢某等人各支付了第一笔款项,案件以执行和解收尾。
接下来,硚口法院将继续聚焦涉民生小标的案件,以“如我在执”的使命感筑牢胜诉当事人权益保护防线,为劳动者护“薪”,让人民群众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