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徐江)4月15日上午,象山社区二楼会议室座无虚席,一场关乎生命的“必修课”正在上演。市康复医院急诊科李华星医生以“救在身边”为主题,给荆楚理工学院文学传媒学院及外国语学院的学生们、社区居民们带来了一场生动实用的急救知识讲座。从理论讲解到实操演练,参与者直呼“收获满满”!
“心脏骤停后的‘黄金4分钟’是救命关键,但据统计,我国急救技能普及率不足1%……”李华星医生以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开场,迅速点燃了现场的学习热情。
讲座内容聚焦日常急救场景,涵盖心肺复苏(CPR)、海姆立克急救法等实用技能。李医生结合真实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拆解操作要点:“按压深度5—6厘米,频率每分钟100—120次,记住口诀‘用力按、快速按、不停按’!”
为增强体验感,现场增设“模拟急救”环节,借助人体模型,居民和大学生们分组练习胸外按压、人工呼吸。李医生与急诊科护士团队手把手指导动作细节,“手腕要垂直”“别怕按断肋骨,救命比顾虑更重要!”现场互动热烈,不少居民掏出手机全程录像。
“以前刷视频看过急救教学,但自己上手才发现细节这么多!”65岁的社区居民王女士在护士指导下成功完成一轮CPR操作,感慨道,“学了这些技能,万一遇到突发情况,至少不会干着急。”
退休后在家帮儿女带孙子的张阿姨格外关注海姆立克法:“小娃娃容易被零食卡住,今天总算学会了‘剪刀石头布’的急救口诀,心里踏实多了!”
来自荆楚理工学院的同学们表示:“急救不仅是医护人员的职责,更是每个公民的社会责任。未来我想加入急救科普团队,把知识传递给更多人。”
急救就在“急”,救护重在“救”,第一时间科学有效救护,关系着每一个人民生命安全。本次活动通过救护知识与急救技能的宣传普及,让居民们掌握了必要的应急救护技能,提高了居民们在意外中的自救互救能力,在急救“第一现场”挽救生命和降低伤害程度,织密“救在身边”的急救保护网。
此次“救在身边”急救知识讲座,不仅让荆楚理工学院的学生和社区居民们掌握了实用的急救技能,更在社区内营造了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良好氛围。象山社区表示,未来还将继续举办各类惠民活动,不断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安全意识,为构建和谐社区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