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上午,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召开山东法院审判执行工作暨能动司法十大典型事例、“小案事不小、小案不小办”十大典型案例新闻发布会,发布2023年山东法院审判执行工作情况,通报相关案事例。
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刘念虎通报了一起学区房“温情”腾迁案。
2021年,王某以名下一套位于青岛市优质学区内的房屋作为抵押担保,向贷款公司贷款 160万元。逾期未能偿还,该房屋被青岛铁路运输法院依申请强制执行并拍卖。最终,买受人吴某以 230余万元的价格拍得房屋。王某一家老小六口人挤在法拍房里,他老伴腿骨骨折长期卧床,孙子正准备小升初考试,儿媳是一名毕业班班主任,按期腾房存在困难。王某希望法院考虑自己的难处,等到6月份孩子毕业后再搬家。但是买受人卖了两套房才凑齐钱拍下这套学区房,一家三代人正在外租房住,坚决拒绝延期交房。执行人员联系对口学校并出具证明,保证买受人子女能够在延期交房的条件下正常入学。同时,经过多方协调,王某也同意将名下一个车位和部分现金转给买受人作为补偿。在此前提下,买受人同意延期交房。2023年7月,这套房屋顺利交付。
法拍房腾迁一直是执行工作中难啃的硬骨头。实践中,倚老拒迁、卧病拒迁等状况屡见不鲜,处置稍有不慎,极有可能引起新的矛盾。青岛铁路运输法院坚持人民至上,秉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能动司法破解腾迁难题,用心用情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上学”事,生动践行了“小案事不小、小案不小办”理念,实现了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也让“天理国法人情”在执行工作中得到了充分彰显。
(大众新闻客户端 刘一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