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xx,这是我的新号码”
“我的手机掉了,
我用同事的手机给你发的消息”
……
骗子从“猜猜我是谁”
到“我是你的领导”或者“我是你的女儿”
伪装的身份也越来越多
冒充身边的熟人进行诈骗
的案例也是层出不穷
接下来让我们看一则案例
案例
近日,王女士刷某音时发现一个与自己妹妹某音ID、头像、签名等一样的某音号关注了自己的某音大号、小号,以为是自己妹妹新注册的小号就没有怀疑。该对方以手机号不小心注销为由开启了和王女士的聊天,并且聊天语气、口吻与王女士的妹妹很像,王女士更是深信不疑。
几天后,对方表示在网上预购了东西,但是由于手机号被注销无法联系客服,需要王女士加客服咨询群去咨询客服问题。王女士没有用过该购物网站,以为这个是正常流程,就按对方所说的加群去问客服是否还有名额。
(骗子以网银显示维护为由,要求王女士帮忙代付)
客服表示预购成功了就可以付款,对方却截图说网银转账无法使用,就说先给王女士转钱让王女士帮忙代付,甚至将转账的截图发了出来,王女士以为是凌晨会延迟到账,所以就与对方说好第二天再帮他代付。第二天,对方就来提醒王女士付款,王女士觉得有点不太对劲,就在微信上询问该妹妹,但由于没有收到回复,又架不住对方一直表示很着急没时间了,就代付了10000元。
过了几分钟之后,妹妹才在微信上回复张女士,说没有要其代付这件事情,这个时候,王女士才意识到被骗,遂报警。
以为自己是帮了“妹妹”一个大忙
结果却
导致自己损失惨重
作案手法
第一步:非法获取他人信息
不法分子利用各种手段,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并将获取的信息内容出售给实施诈骗的不法分子,实施诈骗人按照获取到的个人信息,分析被获取人的角色。
第二步:发布虚假信息
不法分子对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进行分析复制后,冒充领导或熟人以更换联系方式的名义,向其发信息。
第三步:以资金周转、急需用钱为由实施诈骗
不法分子会根据获取到的信息设置场景,并将该场景应用到核实的时机之中,实施精准诈骗之后,拉黑删人。
在面对熟人诈骗时,被害人通常由于碍于情面、疏于核实等原因,在急需用钱、仗义救急、转款延迟等借口下遭遇被骗。
警方提示
1
添加好友要谨慎
在收到自称单位领导、老师、同学、亲朋发来的好友添加邀请时,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贸然通过,面对陌生来电和陌生邮件时,也要谨慎对待,不给诈骗分子可乘之机。
2
转账汇款要核实
当所谓“熟人”提出金钱往来要求时,务必和当事人当面或者视频、电话核实,不要仅依靠短信、微信、语音等方式甄别,更不要轻信所谓的“转账截图”。
3
报案止付要及时
一旦发现自己遭遇了冒充熟人诈骗,一定要第一时间保留证据,并立刻报案,最大限度挽回损失。
来源|大安公安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