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年初,口罩阴云突然散去,人们欢欣鼓舞,以为生活会很快好起来,经济会很快冲上去,人人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然而,整整一年过去了,在这2023年的最后一天,当我们回首这一年,却毫无悬念地看到了完全另类的、充满曲折的生活流程,不胜感概!在2024年即将到来的这一刻,太多的话竟然完全不想讲了,只想用5段简单的话送别一下2023年。
第一段话:2023年我们经历了大多数人一直以为不会发生的、但事实上已经真切发生了的经济社会大转折历程。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们国家尽管也遭遇过一些发展中的波折,但快速增长的势头始终在延伸,我们大多数人习惯了那种经济上升、收益多多、精神亢奋的历程,从来没有认真想过国家经济还会遭遇今年如此严峻的形势,连日常用词都大大改变了,什么“高负债”、“破产”、“断供”、“通缩”、“负资产”等等,本来已经大有斩获且以为可以长此幸福下去的中产们,其中一部分突然间逼近甚至坠入了“中产返贫”的通道,这让人联想到1929年的美国大萧条时代。这波下降、下滑甚至下坠,让太多的人没有准备,丢了资产、丢了储备,丢了机会,也丢了信心。如此逆反性的大周期、大转折和大趋势,我们几乎每一个人都真切感受到了,原来生活还会这样!这回算真实领教了,经历了。临近岁末,我们是不是要喘口气,压压惊,面对即将到来的2024 年,我们还是尽量往好里想一想吧,因为2023年再难熬,总算是要过去了!
第二段话:中国的民营经济在2023年的确吃了诸多不应有的“苦头”,被迫“躺平”甚至“出局”者很多,然而,民营企业也需要反思。
改革开放40多年,是中国民营经济大发展的时代,那个“56789”的占比和贡献率大家都很熟悉。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三年疫情让很多中小微民营企业遭遇严重创伤,本以为2023年可以重振旗鼓,没想到民营经济的日子更难过,大批民企被迫“躺平”,部分民企不得不倒闭出局。我们听到了太多的来自民企的倾诉和抱怨,其中有很多是良知的呼唤,足以让政府和市场警醒。但我今天还要对民企说几句:既往的失败和退缩,我们真的完全无辜吗?常言道,当雪崩发生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这些年来,民企为中国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当我们检索既往经济成长中的问题时发现,也有相当数量的民企在运营过程中主动介入了许多诸如高债炒作、非法集资、坑蒙拐骗、缺斤短两、假冒伪劣等等不良操作,恒大、中植等巨无霸民企当然很典型,更多的问题散存于中小微民企中间。中国经济过去的几十年,包括2023年,民企所获得的多种红利和遭遇到的各类坎坷,不能说,凡好都是自己干出来的,凡孬都是别人强加给自己的,这不符合事实。民营经济作为国家经济的基石,无论政府还是市场都要倍加呵护,但呵护的一定是民企的正能量部分,而决不是附加在部分民企身上的那些不良成分,我想,我这样讲,民企老板们应该没有意见吧。
第三段话:中国和美西方的关系,是30年河东、30年河西的关系,我们要认准大势,不能轻信2023年美国曾经的“改善中美关系”的任何承诺。
我说这些,压根没有任何所谓“悲观”的成分,只是纯粹做客观事实的陈述。回顾百年历史,中国和美西方大体是二三十年一个轮回,由好转差,由差转好。现在正是在“差”的又一次大通道里,谁都扭转不了。这次大通道的尽头,就是中国经济总量一举超越美国,那是什么时候?有的说,是20年代末,有的说,是30年代中。大概就是10年左右吧,我们大概率走出这个“差”的大通道,以升级版的模式重归中国和美西方整体好一点的关系形态。这个“差”的过程中,也不会一直如此,根据经验判断,一旦美国遇到一些大的“坎”,它就会策略性地与中国暂时“媾和”,例如2023年,美国同时面临两场国际战争的压力:俄乌冲突和巴以冲突,同时美元加息反转降息后,预测美国经济可能出现诸多问题,它不得不主动降低与中国的对立态势,以减轻自身的压力,君不见前一阵子美国部长们频繁造访中国,好似寻缓和,然而美国人很会“演戏”,谈的时候什么好话都可以说,但很多都是回去立马翻脸不认账。这种“演戏”我们见得多了,也就练就一身逢场作戏的应对本事,剩下的,就是踏准大势往前走,不回头。
第四段话:AI人工智能在2023年突然借Chat GPT大举“造访”人间,让我们有点猝不及防,有点云遮雾罩,有点惶恐失措,也有点急功近利。
AI这东西让人类几乎把2023年锁定为“人工智能元年”,这个世界,仿佛一夜之间,就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信息化时代过渡到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智能化时代。这是个人类认知极为分裂的时代,一方面,人类欢呼智能化全面开启了新时代,智能化浪潮借助数字经济极为深刻地改变和提升了人类社会的发展速度和水平;另一方面,人类又充满惶恐情绪,因为人们发现,当AI大举降临的时候,人类大约80%乃至90%的工作有可能被人工智能机器人替代,甚至已经出现机器人对真实人类的主动攻击行为。而在中国,2023年,竟然冒出数百个人工智能大模型,“卷”到无以复加。但掌握内幕的专家说,这么多中国大模型都敌不过美国的一个Chat GPT。我不懂,也不敢妄加评论,只想说,让AI在中国更科学一点发展吧,不要太急功近利;让AI在世界更稳健一点发展吧,不要太反人类。2023年,不应该成为人类操弄AI的“元年”。
第五段话:和各位朋友说一句真心话,最好不要把2023年我们遭遇过的苦逼的情景、态势、格局、心情等等直接带入即将到来的2024年。
为什么?很简单,因为2024年的时局直观在改变,现在已经开始看到了一些端倪。举一个例子,这些天,人民币离岸在岸市场的汇率都在大幅回升,这算得上一线曙光了。新的一年的布局,当然要在曙光初现的时候,而不是日照三竿的时候。就算押赌,我也押2024年向上,总归是要走出2023年那种长阴日子的困顿格局的。至于新的一年里经济形势到底能走出一条什么线路,好到哪里去,我不够资格对此做专业的预测,但作为一个普通人的直觉,来年的中国既不会出现什么V型大反转,也不会继续在L型通道里持续徘徊,温和地、稳步地回温,这个动态趋势恐怕是一个大概率事件。而且,感觉上甚至会在某一个时段里呈现一种突发性的拉升态势,这个现象不能排除,说白了,就是对2023年过度沉溺格局的一种突发的报复性反弹。我这感觉谈不上什么“乐观”,因为中国经济底座上面的那些问题,比如地方政府、企业和居民三大部门的债务问题仍然在困扰我们,信心的恢复尚待时日,但这些并不影响我对2024年向上的那种挺明显的直觉,当然,一个普通人的直觉,在自己的文章里说说就好了,无它。
送别2023年,突然有一种不舍,尽管它带给我们太多的困扰。为什么不舍?因为,它给予我们的人生履历和体验,大概在过去几十年中都没有经历过,非常鲜活,非常透(痛)彻,忘不掉,记得清。然而,我们还是要放下2023年的所有记忆,因为,2024年,真的是新的一年,大家都迫切需要新的活法了。
作者 | 宋丁
本文来源 宋丁视点
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