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军简介:赵佳怡,2007年出生于湖北应城,第十五届全运会女子自由体操冠军。2013年进入武汉体育学院体操队,2018年输送至省体操队。2021年,第十四届全运会体操女子U14组团体亚军;2022年,青年全锦赛U15组自由体操冠军;2025年,助力湖北体操队斩获第十五届全运会女团季军。
水滴跃入深海,万籁归于寂静。
“人,是在一瞬间长大的。”聚光灯下,18岁的赵佳怡突然明白了这句话的分量。
赵佳怡(左)与本报记者合影。(湖北日报通讯员 冯刚瑶摄)
11月17日晚,肇庆新区体育中心。女子自由体操决赛现场,赵佳怡独立场地中央。看台上人声鼎沸,聚光灯如潮水涌来,她的世界却在这一刻变得无比安静,只剩下自己,和脚下那片赛场。
乐声起,湖蓝色体操服上的水钻随节拍闪烁,高难度空翻与细腻的舞蹈情绪完美交织。最后一个音符结束,她稳稳站定,高举双臂。13.480分!
满场掌声如雷,她撕下胸前的“湖北”号码牌,高举在镜头前,比出“第一”的手势。在她的运动包里,“实至名归”“非你莫属”的祝福点亮了手机屏幕——屏保背景正是赛前她写下的“我要夺冠”海报。
赵佳怡举着“我要夺冠”海报庆祝夺冠。(新华社发)
从游乐场到竞技场
2011年的应城,4岁的赵佳怡精力旺盛得让家人头疼。琴棋书画,没一样能让她安静下来。
“一开始,我只当体操馆是游乐园。”初见体操的情景,让她眼中仍有星光闪烁。蹦床是最爱的“弹簧山”,体操垫是“翻滚的海洋”。那颗抓不住的童心,在这里找到了方向。
2013年,6岁的赵佳怡进入武汉体院体操队住读,这远非游戏般轻松。汗水浸透衣衫,泪水模糊视线,她也曾萌生退意。那个周末,父亲没有说教,没有鼓励,而是带她去了北京,围着“鸟巢”与“水立方”走了一圈。站在那片诞生过无数传奇的场馆外,小女孩心中有什么东西被悄悄点燃。“看着那些建筑,我好像能听到赛场的欢呼声。”
回程的火车上,她默默收拾起所有退缩的念头。从此,训练场上多了一个对自己“狠心”的姑娘。
2018年进入省队后,身体发育期带来的挑战接踵而至。体重增加、重心变化,曾轻松完成的动作变得艰难,她唯有发狠训练,别人练10遍,她就练20遍;彷徨时就翻出偶像梅尔尼科娃和苏妮·李的比赛录像,一次次告诉自己:“她们可以,我也可以。”
将压力化为动力、泪水凝成露水的岁月,锻造了赵佳怡坚韧自信的性格,也让年轻的她在队内赢得了“赵姐”的称号。“这是‘江湖地位’,与年龄无关,她身上有种超越年龄的沉稳和担当。”湖北省体操中心竞训部负责人笑道,“队里无论大小队员,都管叫她‘赵姐’。”
压力下的成长洗礼
有着沉稳和担当的“赵姐”,当然也会在赛场上经历压力巨大的时刻。
11月11日,十五运会女子自由操预赛现场,队中另一位有夺金希望的陈欣怡因伤失误,无缘决赛。为湖北争冠的重担,骤然压在紧随其后登场的赵佳怡肩上,随后又凝结成她手心的冷汗。
赵佳怡在女子团体决赛中庆祝。(新华社发)
赵佳怡深吸一口气,抛开全部杂念,踏上了赛台。音乐响起,她全力投入每一个动作。翻转、腾跃,落地时脚步像钉子一样杵在地板上。尽管成套难度并非最高,但凭借出色的完成度、艺术表现力和稳稳落地——12.866分,她以资格赛第八名压线晋级。
“名次不重要,重要的是我闯过了心理那一关。”分数出来那一刻,她长舒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我知道,决赛等着我的,是最好的自己。”
自由体操决赛之夜,她特意穿上了那件最爱的湖蓝色战袍,如一滴跃入大海的水珠,在乐声中肆意舒展。当最终的分数定格在13.480分时,赛场外,看台上,一片沸腾。
赵佳怡在女子自由体操决赛中。(新华社发)
这枚金牌,打破了湖北体操在全运赛场上多年的沉寂——时隔12年再夺金牌,时隔20年再夺女子体操项目金牌,时隔32年再夺女子自由体操金牌。
此前,她与队友们共同拼下的女子团体铜牌,同样是历史性的突破——这是湖北体操队成立66年来,首次在全运会赛场上拿到成年女团奖牌。
领奖台上,将两枚奖牌分别置于掌心,赵佳怡轻声说道:“团体的铜牌,比我个人这块金牌,分量重得多。”这句话,道出了应城姑娘内心最真实的价值观。
颁奖礼后,一群小队员涌向她,仰着脑袋,眼睛亮晶晶地望着她。看着比自己矮了半个头的师妹们,赵佳怡就像看到了四年前的自己。
2021年,14岁的她跟在师姐们身后,眼中满是憧憬,最终与领奖台擦肩而过。“从那时起,我要求自己,从抬手示意裁判的那一刻起,心无旁骛,只有赛场。”
如今,她已从仰望者,成为了被仰望的冠军。赛场中央,18岁的赵佳怡单臂抬起,向裁判示意,向中国体操示意。
“我准备好了。”她向着光明的未来之路,也向着身后那些注视着她的、年轻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