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鄂边首批跨省“四权”确权登记颁证仪式在石首举行
湖北日报讯(记者刘胜、彭磊、通讯员王皖苏)10月31日,湘鄂边界跨省“四权”确权登记颁证仪式在石首市高基庙镇津南村举行,首批6户个人和2户集体成功领取不动产证书。这标志着两省在农村产权确权登记领域实现关键跨越,为全国省际边界协调治理探索经验。
湖北石首市与湖南华容县相邻,长期存在大量“飞地”及争议地块,出现“户籍在湖南、宅基地在湖北”或“户籍在湖北、宅基地在湖南”的现象,导致集体土地所有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等“四权”不明晰,300多户村民难以办理农村宅基地不动产权证。
实际工作中,两省不动产登记部门也陷入两难:两省测量标准、登记系统、办事流程有所不同,数据对不上,信息不共享,导致“湖南的尺子量不了湖北的地,湖北的章盖不了湖南的房”,相关部门无法对此类宅基地确权。
7月16日,石首市与华容县两地正式签订《相邻边界“四权”不动产联动确权登记协议书》,标志着全国首个省际不动产协同确权机制正式启动。根据协议,双方建立“跨省协同、源头治理、共建共享”新机制,首次明确“飞入地所有权、飞出地使用权”分离原则,破解行政壁垒,解决边界群众建房无证痛点。
数月来,石首与华容两地不动产登记部门到实地联合调查,共同确认权属,信息共享互通,证书统一核发,彻底打破以往跨省域确权“多头跑、无人管”的困境。
在标准统一方面,共同商定材料清单,统一申请要件、审核标准、办理流程和档案管理规范。双方针对争议地块,实施“六到场、六签章”程序,要求权利人、相邻方、村组及两地专班共同到场确认权属。确权信息将通过宗地现场、村部及政府网站公示15天。
在信息共享方面,登记遵循属地登记、结果互认原则,登记结果实时纳入两省不动产登记平台共享库,有效破解两省不动产登记平台差异等难题。湖北省还通过免费提供航飞测绘、减免登记费用等举措,切实减轻群众办事负担。
截至到10月底,300多户村民房产确权登记工作已经完成。颁证仪式当天,津南村村民毛木生拿到自家房产证,心里石头终于落地了。华容县万庾镇黄山村村民李腊梅拿到迟到27年的房产证,告别有房无证的历史。
省自然资源厅总工程师孙燕出席仪式并为群众颁证。她说,产权证背后是民生。有了房本,子女上学、房屋交易、户口回迁等事才有着落。此次跨省确权登记实践,成功打破行政边界壁垒,有效化解困扰边界群众权属争议,为推动跨省合作、区域协同发展提供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