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朱勇 郭俊敏)10月31日下午,由襄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枣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主办,襄阳市人才中心、枣阳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共同承办的“智汇基层 赋能产业——2025襄阳市‘专家基层行’暨桃产业链式发展项目对接交流活动”,在襄阳市人立方“隆中智汇”空间成功举行。活动汇聚产业专家、企业负责人、金融机构及人社部门代表,多方协同发力,共促桃产业技术创新与产业链深度融合。
活动现场。通讯员供图
活动现场,产业专家、企业负责人、金融机构代表及人社部门代表围绕“专家破题、企业攻关、金融护航、人社搭台”的协同机制展开深度对话。人社部门作为智力对接的“铺路石”,全程推动专家技术成果与产业需求精准匹配,加速科技成果向一线转化。与会各方形成共识:专家是破解产业难题的“金钥匙”,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力军”,金融是资源整合的“粘合剂”,四者协同发力方能推动桃产业实现全链条升级。
专家成果发布环节亮点纷呈。湖北省农科院二级研究员、国家桃产业体系武汉试验站站长何华平,湖北省农科院果树茶叶研究所副研究员王会良,枣阳市桃产业协会秘书长苗国存高级农艺师,枣阳市桃产业发展中心高级农艺师李国军等业界权威,分别围绕桃新品种培育、高效间作模式构建、地理标志品牌打造及精细化栽培管理等核心议题作专题报告,为现场企业精准输送前沿技术方案与发展思路。
企业创新实践分享环节同样干货满满。枣阳市甜黄桃合作社、湖北小鹿角食品、襄阳福杯满溢桃酒公司、襄阳原产地农业科技公司及老河口市春雨苗木果品合作社的代表,先后分享了在鲜果标准化种植、精深加工提质、桃酒工艺研发、冷冻保鲜技术应用及科技赋能全链条等方面的创新实践与成功经验,全景展现了桃产业从种植端到加工端、从品牌塑造到价值链延伸的全链条发展活力。
金融与保险赋能环节精准发力。邮政储蓄银行枣阳市支行、人保财产保险襄阳市分公司等科技金融保险机构代表,针对性推介了桃产业专项信贷产品、种植加工保险方案等定制化服务,为企业技术转化、项目落地筑牢资金保障与风险防控“双防线”。
活动现场举行的项目签约仪式,成为技术与需求精准对接的重要成果展示。何华平研究员与刘斌理事长就“枣阳皇桃优质品种筛选与标准化种植技术”签订合作协议;王会良副研究员与王洪涛经理就“枣阳皇桃精深加工产业链延伸”达成合作共识;李国军高级农艺师与秦松杰总经理就“枣阳皇桃酿造技术产业化应用”签署成果转化协议。三项合作的落地,标志着专家智力资源与产业实际需求实现精准“握手”,为桃产业高质量升级注入强劲动力。
据悉,本次对接活动既是2025年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层项目——“湖北枣阳桃产业链式发展专家服务团”的阶段性成果总结与深化延伸,更是襄阳市推动“人才链+产业链”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缩影。活动的成功举办,为打造区域特色桃产业品牌、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与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