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智能家电工厂一期项目在武汉光谷投产
湖北日报评论员 艾丹
10月28日,湖北有几个项目备受关注:小米智能家电工厂一期项目在武汉光谷投产,成为小米集团继汽车超级工厂、手机智能工厂之后建成的第三座大型智能制造基地;武汉泰康科技大健康总部项目智算中心在光谷实现主体结构封顶;楚能新能源襄阳70GWh锂电池项目开工,千亿级产业再添强引擎。
小米、泰康等在武汉布局大项目,既有湖北籍企业家心系家乡的情感因素,更有坚定看好湖北、依托湖北优势的理性因素。正如,对于小米为什么最终选择武汉,雷军表示,主要基于四点考量:这里形成了非常成熟的产业体系;武汉“九省通衢”的区位优势;武汉经济有活力、科创实力雄厚,小米与华中科技大学开展了产学研合作;感受到这里营商环境特别友好。这些实实在在的话,让人们看到,一个地方想吸引投资、想留住企业,锻造自身优势,助力企业创新成长,实现双向奔赴是根本。
近年来,不少地方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亲商、重商、敬商氛围越来越浓。湖北在塑造一流营商环境、打造近悦远来的一流发展生态上,持续加力、久久为功。在为经营主体降本增效上,湖北累计实现68项重点事项上线运行,平均减少办理时间84%、减材料50%;“十四五”期间,湖北累计为经营主体降低各类成本4000亿元以上。营造有利于企业成长的环境,企业的活力也会被充分释放。今年以来,湖北新登记经营主体数量、民间投资等主要指标保持较快增长。
当我们希望企业选择湖北的时候,也需要我们多从他们的角度,想想“为什么选择湖北”。优化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着眼企业发展的痛点、难点,多做雪中送碳的事,既为大企业、大项目做好配套与服务,也给成长中的中小企业做好浇灌与帮扶。在一些中小型科技企业遇到融资难等现实问题时,以金融改革之力答题,引导金融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资金支持。在完善产业链供应链上,推动短板产业补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优势产业延链,帮助更多中小微企业在“链”上实现更好发展。除此,还有许多与地方发展,与经营主体相关的问题待解,都需要我们在改革发展实践中作答。
“为什么选择湖北”是综合考题。如果说资源禀赋、交通优势、产业优势等是一个地方的硬实力,那么一个地方的执政理念、治理水平、干部作风则是软实力。这两方面,将共同构成“为什么选择湖北”的主要答案。在湖北不少地方,“板房精神”领跑重大项目建设,“奔跑精神”刷新产业落地纪录,“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提升干事效能。湖北以“娘家人”的姿态,为楚商企业发展鼓劲、打气,以“海纳百川”的开放胸襟,向各类经营主体张开臂膀,以“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呵护创新雨林。进一步做强硬实力,提升软实力,以诚意打动人,以机遇留住人,以发展成就人,相信,“为什么选择湖北”将有更厚实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