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记者刘畅、实习生杨庄宁、通讯员陈侣蓉)10月28日下午,以“汇聚绿色动力,共创低碳未来”为主题的2025年“武创荟”绿色低碳科技成果转化暨武汉都市圈交流活动在武汉中碳登大厦举行。活动现场签约14项科技成果转化合作项目,推动武汉都市圈绿色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
武汉市生态环境局详细解答环保产业支持政策
一方面是高校和科研院所储备了大量的绿色低碳科技成果亟需产业转化,另一方面是广大环保企业需要技术升级以提升行业核心竞争力。为了更好地强化产业政策的引导作用,当天,武汉市生态环境局详解“助企环保一件事”相关政策,优化企业环保管理流程,打通环保成果转化中间环节。武汉市科创局发布《2025年武汉市生态环境保护先进适用技术指导目录》,明确技术推广路径。武汉市节能监察中心解读《武汉产业能效指南(2025版)》,首次实现工业、建筑、交通三大领域能效全覆盖,为企业节能降碳提供量化依据。武汉武创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则现场演示“武创通”科创服务平台的全链条服务能力,AI智能管家已实现政策、技术、资金的精准匹配。
“武创通”科创服务平台AI智能管家促成多绿色项科技成果转化。
签约环节作为活动亮点,分四批完成14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签约。首批签约项目包括“高含水有机固废阴燃处置技术”“群智协同治水引擎”等环保领域创新技术,第二批涵盖柔性制氢电源、辐射制冷新材料等能源与材料前沿方向。第三、四批项目则重点面向武汉都市圈,如黄石碳普惠平台、鄂州磷石膏资源化利用、孝感电镀废水处理等,此次签约覆盖新能源、资源循环利用、碳捕集等多领域,形成“研发在武汉、转化在都市圈”的协同模式。彰显武汉绿色科技辐射带动力。
绿色科技成果转化签约
碳中和专委会揭牌
本次活动是武汉市落实“双碳”战略、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未来,武汉市将持续深化“武创荟”平台功能,为武汉都市圈绿色低碳发展注入新动能。